送林疑独教授

犹记龙津曾把手,閒对云山一樽酒。

谈高稍犯禅师疆,遥指青尖露疏牖。

璧水起人新思浓,旁释奇文到科斗。

自笑山翁缄默多,来处长疑抱真叟。

君虽健语犹相知,乃欲同归上忠厚。

假合此生尘已多,肯复随流逐人后。

再喜相逢春意中,忽见天机在杨柳。

幽花野水时可寻,赶马长须有罍鋀。

柰何汴洛贪送人,扫荡顽冰一梭走。

义在人心难可欺,浮玉山南望风久。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裳所作的《送林疑独教授》。诗中描绘了与友人林疑独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首句“犹记龙津曾把手”,回忆起与友人在龙津边相握的情景,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接着“閒对云山一樽酒”描绘了两人闲适地面对云山,共饮美酒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谈高稍犯禅师疆,遥指青尖露疏牖”两句,通过谈论高深的话题,触及了禅师的领域,同时又指向远处的青峰,暗示了对知识和自然的追求。接下来“璧水起人新思浓,旁释奇文到科斗”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古代文献的深入研究。

“自笑山翁缄默多,来处长疑抱真叟”两句,诗人自嘲自己沉默寡言,但内心深处却怀揣着对真理的追求,如同隐居的老者。接下来“君虽健语犹相知,乃欲同归上忠厚”表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即使对方言语健谈,也能相互理解,共同追求忠诚和厚道的价值观。

“假合此生尘已多,肯复随流逐人后”表达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而是希望坚守自我,不被世俗所累。最后“再喜相逢春意中,忽见天机在杨柳”、“幽花野水时可寻,赶马长须有罍鋀”、“柰何汴洛贪送人,扫荡顽冰一梭走”、“义在人心难可欺,浮玉山南望风久”等句子,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春日里重逢的喜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正义和道德的坚持,以及对远方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与友人相聚、对话、欣赏自然美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知识的追求、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正义和道德的坚持,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閒书

一笑待毁誉,一歌待穷通。

笑歌未能忘,犹落诸环中。

无待用笑歌,此理西即东。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尉氏五题(其一)蔡相庙

范叔脱身车箦间,一言悟主才所难。

死齐辱贾逐四贵,合为昭王留武安。

万里青云虽自致,燕客相寻亦天意。

琅琅乘机叙消息,能使先生谨承德。

愿归相印臣不如,结绶怀金岂劳力。

富贵只资唇舌能,休笑魋颜与挛膝。

人生遭遇合有时,羁旅入秦谁与知。

揽权数月何为惧,非义所安人或恶。

四十三年雄俊间,归与不归函谷关。

孤坟却使郑人看,只恐燕昭由此还。

千古英灵果何往,人间祸福空相访。

春入祠庭燕御风,交龙旌堕香尘中。

形式: 古风

尉氏五题(其二)三亭岗

相得语未究,相知心已陈。

喜生岗上夜,痛定箦中身。

兴废自王郑,恩酬生魏秦。

满怀机变学,岂谓有燕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尉氏五题(其三)蓬池

旷野饮绿水,往往如具区。

尉氏得此景,赐民非自娱。

想成独乐戒,故能与民俱。

阮籍方外豪,徘徊顾梁都。

亦恐感嘉惠,岂特怀壮图。

逸兴果何类,茫茫谁与拘。

度量贮天汉,岂不容葭芦。

兴废未始定,陵谷俄已殊。

昔为凫鹥乡,今为狐鼠庐。

厚泽瘗膏壤,能复滋耕夫。

得利已足喜,怀古安用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