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六首(其五)

明者好自蔽,况乃知我匹。

每行悔其然,所见定万一。

不求攻尔短,欲议世之失。

耘而舍其田,辛苦亦何实。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翻译

聪明人常常隐藏自我,更何况了解我的人呢。
他们常常后悔自己的行为,认为所见之事只有一小部分真相。
我不寻求揭露你的缺点,而是想讨论社会的不足。
辛勤劳作却放弃田地,这样的辛苦又能带来什么实质成果呢。

注释

明者:聪明的人。
好自蔽:喜欢隐藏自己。
况乃:更何况。
知我匹:了解我之人。
悔其然:后悔那样做。
定万一:认为只看到一部分。
攻尔短:揭露你的缺点。
欲议世之失:想讨论社会的错误。
舍其田:放弃田地。
辛苦亦何实:辛苦又有什么实际收获。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诗人通过自嘲“明者好自蔽”,表达了一种自知之明,同时也反映出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感。接着,“况乃知我匹”一句,则是说只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他。

“每行悔其然,所见定万一”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行为的反思和深刻的自我批评,以及对未来可能发生事情的坚定预见。这种既有反省之心,又有远见卓识的情怀,是诗人的高贵品质。

“不求攻尔短,欲议世之失”则显示了作者更关注的是社会大义,而非个人恩怨,这种胸怀天下、不拘小节的态度,体现了诗人超脱和公正的人格魅力。

最后,“耘而舍其田,辛苦亦何实”一句,通过对农事的隐喻,抒写了诗人的辛劳与无果的复杂情感。这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深刻批判。

总体来说,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含义丰富,充分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思想和文学才华。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寓言六首(其四)

始就诗赋科,雕镌久才成。

一朝复弃之,刀笔事刑名。

中材蔽末学,斯道苦难明。

忽贵不自期,何施就升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寓言六首(其三)

瞢瞢俗所共,察察与世违。

违世有百善,一疵恶皆归。

就求无所得,犹以好名讥。

彼哉负且乘,能使正日微。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寓言六首(其二)

小夫谨利害,不讲义与仁。

读书疑夷齐,古岂有此人。

其才一莛芒,所欲势万钧。

求多卒自困,馀祸及生民。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寓言六首(其一)

父母子所养,子肥父母充。

欲富搉其子,惜哉术之穷。

霸者擅一方,窘彼足自丰。

四海皆吾家,奈何不知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