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猗灵乎虎,无争幽人之所。
虎也不争,夫何世之情,不如彼虎之灵。
此诗《蛇虎颂(其一)》由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通过对比蛇与虎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超脱世情的向往。
“猗灵乎虎,无争幽人之所。” 开篇以“猗”字起兴,赞美老虎的灵性,指出它不与隐居者争地,展现了一种与世无争的高洁境界。
“虎也不争,夫何世之情,不如彼虎之灵。” 接着诗人提出疑问,为何世人的情感和行为,不能像虎那样保持宁静与和谐?这里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纷扰、人心浮躁的批判,以及对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平和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虎的颂扬,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和自然状态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超然物外、和谐共处生活态度的向往。
不详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吁仁乎蛇,无嗔居士之家。
蛇也不嗔,夫何世之人,不如彼蛇之仁。
一龙乘云,九龙在田。一龙全身,九龙潜渊。
龙德之潜,其潜正中,吁嗟乎龙。
一龙将雨,九龙处处。一龙来宇,九龙避所。
龙德之让,其让正中,吁嗟乎龙。
大风起南冥,吹我德州旗。
霾云蔽白日,白日无光辉。
阴晴固有定,丰隆亦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