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子瞻和赵伯充团练

金玉堂中寂寞人,仙班时得共朝真。

两宫无事安磐石,万国归心有老臣。

家酿可供开口笑,侍儿工作捧心颦。

醉乡乃是安身处,付与升平作幸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金玉装饰的华丽殿堂里,住着孤独的人,偶尔能与神仙一同朝见真实的存在。
皇宫中没有纷扰,如同磐石般安稳,万国的百姓都心向朝廷,有老臣在支撑大局。
自家酿的酒足以让人开怀大笑,侍女们的工作却常常让他们皱眉忧虑。
在醉乡中我找到了安宁,把这太平盛世当作幸运的百姓。

注释

金玉堂:形容富丽堂皇的宫殿。
寂寞人:指生活在奢华环境中的孤独者。
仙班:神话中神仙的行列,此处可能象征圣洁或尊贵。
磐石:比喻稳固、不可动摇。
万国:泛指天下各国。
老臣:经验丰富的老臣子,代指国家栋梁。
家酿:自家酿造的酒。
开口笑:形容心情愉快,开怀大笑。
捧心颦:形容侍女们因忧虑而皱眉。
醉乡:借指忘忧之地。
升平:太平盛世。
幸民:有幸生活在这个太平时代的百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题为《同子瞻和赵伯充团练》。诗中描绘了一位在金玉堂中独处的寂寞之人,他偶尔能有机会与神仙一同侍奉真仙,暗示着一种超凡或隐逸的生活。"两宫无事安磐石"暗指皇室安宁,国家稳固,如同磐石般不可动摇;"万国归心有老臣"则赞美了老臣的忠诚和国家的团结。

诗中提到的家酿酒和侍儿的动作,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温馨与琐碎,既有欢笑也有忧虑。诗人以"醉乡乃是安身处"表达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以"付与升平作幸民"表明自己愿意在太平盛世中做一个平凡的百姓,享受这份安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哲理性和个人情感的交融。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同孙不愚过昆阳

田园恰恰值春忙,驱马悠悠昆水阳。

古庙藤萝穿户牖,断碑风雨碎文章。

真人寂寞神为社,坚垒委蛇女采桑。

拂帽村帘誇酒好,为君聊解一瓢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同韵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忆二首(其二)

万水千山厌问津,芭蕉林里自观身。

邻田鸡黍留熊也,风雨关河走阿秦。

鸿雁池边照双影,脊令原上忆三人。

年年献寿须欢喜,白发黄花映角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同韵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忆二首(其一)

革囊南渡传诗句,摹写相思意象真。

九日黄花倾寿酒,几回青眼望归尘。

蚤为学问文章误,晚作东西南北人。

安得田园可温饱,长抛簪绂裹头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孙不愚引开元故事请为移春槛因而赠答

南陌东城处处春,不须移槛损天真。

鬓毛欲白休辞饮,风雨无端只误人。

鸟语提壶元自好,酒狂惊俗未应嗔。

稍寻绿树为诗社,更藉残红作醉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