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刘生卷(其二)

圣远言湮,浑浇淳漓。意真词繁,道德背驰。

问子痛痒,子必自知。曰孝曰弟,归有馀师。

形式: 四言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书刘生卷(其二)》由明代诗人邹元标所作,虽未直接描绘自然景致或抒发个人情感,却蕴含深邃哲理与道德思考。

首句“圣远言湮,浑浇淳漓”以“圣远”喻指古代圣贤之道渐行渐远,言说逐渐模糊,而“浑浇淳漓”则形容世风日下,淳朴之风被浇灌般的世俗风气所侵蚀。这两句开篇即揭示了道德沦丧的社会现状,暗含对传统美德衰败的忧虑。

接下来,“意真词繁,道德背驰”进一步阐述了在复杂多变的言语背后,真正的道德准则似乎被遗忘,人们在追求华丽辞藻的同时,偏离了道德的正轨。这不仅是对语言表达的批评,更是对社会价值观的深刻反思。

“问子痛痒,子必自知”一句转而以设问的方式,引导读者自我反省,指出每个人内心的感受和需求(“痛痒”)只有自己最清楚,强调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个体道德修养的倡导,也是对社会普遍道德缺失的一种警醒。

最后,“曰孝曰弟,归有馀师”则回归到儒家伦理的核心——孝悌之道。通过简短有力的表述,提醒人们回归传统美德,寻找内心的导师,即父母、兄长等身边人的榜样作用。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行为的指导,也是对重建社会道德秩序的一种呼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提出了对道德沦丧的忧虑,并强调了自我反省、回归传统美德的重要性。邹元标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道德重建的深切期待,体现了其作为明代思想家的社会责任感。

收录诗词(316)

邹元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 字:尔瞻
  • 号:南皋
  • 籍贯:江西吉水
  • 生卒年:1551—1624

相关古诗词

示昆弟

告我诸弟,予猎浮名。忆昔负遣,万死一生。

圣主恩深,归卧溪衡。萧萧华发,绝知屏营。

人间毁誉,羽毛斯轻。惟此簧鼓,世比蛙鸣。

水田之麓,可以躬耕。岂无好我,示我周行。

形式: 四言诗 押[庚]韵

勖从子

勖哉诸子,无汨尔真。诜诜轮轮,难得者身。

修身维何,蹈道履淳。彼佻者子,自堕沈沦。

耽于酒色,比于匪人。时移运失,受此艰辛。

光阴驹隙,黾勉青春。纵尔不思,当念尔亲。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

题许给谏广易通

归善杨少宰,卓哉百世贤。

一从观化后,南望几呜咽。

挺然赖夫君,研易续新编。

易道通三才,谁能得其全。

明珠并瓦砾,随地有真诠。

达者须识取,一勺即深泉。

矫揉非大道,神圣以天然。

寄语会心人,素琴本无弦。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复真书院睹雪蓬旧隐处

不见雪蓬久,今见雪蓬屋。

图书留四壁,白驹贲空谷。

高风人去远,遗响振林木。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