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小金山觉渡寺僧言建德知县桐庐知县婺州教授皆被召

敢叹边氛炽,今闻公道开。

中原非世事,南国自人材。

朱履羞弹铗,黄金谩筑台。

天涯转蓬恨,何地赋归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鼎所作,名为《泊小金山觉渡寺僧言建德知县桐庐知县婺州教授皆被召》。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变化的感慨与对人才命运的关注。

首联“敢叹边氛炽,今闻公道开”,诗人以“敢叹”二字开篇,表明对边境烽烟四起的忧虑,但紧接着“今闻公道开”一句,透露出对公正之道重新开启的希望。这反映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公正与和平的期待。

颔联“中原非世事,南国自人材”,诗人将目光转向国家的南北两方,指出中原虽非世事之所在,但南方却孕育了众多人才。这里不仅赞美了南方的人才辈出,也暗含了对北方战乱频仍、难以安居的批评。

颈联“朱履羞弹铗,黄金谩筑台”,这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人才遭遇的同情。朱履弹铗的故事出自《战国策》,象征着士人怀才不遇;黄金筑台则是对古代君王招贤纳士行为的讽刺,暗示了现实中人才虽多,却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施展的机会。

尾联“天涯转蓬恨,何地赋归来”,诗人以天涯飘零的蓬草自比,表达了自己漂泊无依、渴望归乡的深深遗憾。同时,“何地赋归来”一句,既是对自身境遇的感叹,也是对国家能否提供一个安定环境的疑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才命运的深切关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339)

赵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自号得全居士。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 字:元镇
  • 籍贯: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
  • 生卒年:1085-1147

相关古诗词

登舟示邢子友

尽室嗟何往,穷年浪自悲。

才疏身潦倒,地远迹孤危。

风雨江南岸,豺狼天一涯。

畏途端可悯,薄宦竟奚为。

已失田园计,难忘升斗资。

毋烦俗子问,有愧达人嗤。

病马思春草,惊乌绕夜枝。

登舟一长叹,此意只君知。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闻郭瑾怀甫除郎

至治本无为,何曾帝力知。

人惟求俊彦,天畀济艰危。

鼎席尊黄发,星郎用白眉。

锋芒森武库,律吕奏咸池。

海内想风采,朝中增羽仪。

馀光被草木,盛事播声诗。

感会唯千载,飞腾各一时。

著鞭今更懒,投劾去奚疑。

亦有乘轩恋,其如续胫悲。

衔芦聊避弋,绕树未安枝。

念旧多生死,思乡久别离。

自馀复何道,湖海是归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秋试锁宿府学

悄无人语到高堂,爽气侵凌枕簟凉。

木叶彫风秋瑟瑟,檐花流雨夜浪浪。

灯明疏幔孤光暗,蛩咽空阶怨绪长。

心愿无期清梦断,一炉沉水自焚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登第示同年

氤氲和气凤城春,正是英豪得志辰。

雨露九重均造化,丹青千字富经纶。

古来将相皆由此,今见诗书不误人。

何处寒乡少年子,绿袍归拜北堂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