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二十一)戊申送厉守赴濡须漕

缔好恨不早,觌面雅相知。

璇星楼上,一见天产此英奇。

功在淮梁砥柱,政蔼汉扶襦裤,仅借寇恂期。

懊恼剑花冷,手欲鲙鲸鲵。濡须坞,咽喉地,腹心谁。

公其揽辔凭轼,勋业笑谈为。

贯索旄头息焰,斗极泰阶动色,归佐太平基。

客有问仆者,只说在渔矶。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告别友人前往任所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和困难的担忧,同时也表现出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

"缔好恨不早,觌面雅相知。" 这两句表达了对友情来得不易的感慨,以及与之相识的珍贵。

"璇星楼上,一见天产此英奇。" 描述了一场在璇星楼上的偶遇,这里塑造了一位杰出的人物形象,显示了诗人对于这次相逢的震撼和赞赏。

"功在淮梁砥柱,政蔼汉扶襦裤,仅借寇恂期。" 这几句诗强调了朋友即将承担的重要职责和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也表达了对其能量时刻为国分忧的期待。

"懊恼剑花冷,手欲鲙鲸鲵。濡须坞,咽喉地,腹心谁。" 这几句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焦虑和担忧,对朋友即将面对的困境表示出同情和关切。

"公其揽辔凭轼,勋业笑谈为。贯索旄头息焰,斗极泰阶动色,归佐太平基。" 这几句则是对朋友未来事业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在职场上取得成功,并最终能返回一个太平盛世的基础。

最后,"客有问仆者,only说在渔矶。" 是诗人对询问之人的回答,表明自己目前只是暂居于渔矶,没有更多的消息或信息可以提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也展示了一种对未来不可预知的命运的忧虑与期待。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十四)再和

久欲乘槎去,间阔几仙尘。

乾坤炯炯不夜,造化抑何神。

谁道二分无赖,到处一轮都满,天未始私人。

今夕果何夕,非夏亦非春。风露下,明作哲,圣之清。

纷纷浮世代谢,燕客与鸿宾。

欢恨离愁尽扫,谢赋鲍诗高束,一枕听严更。

尔自屋梁落,吾已醉醺醺。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一)庚子送周炳仲赴江东幕

簪履盛元幕,领袖属英游。

登车揽辔馀事,何止客诸侯。

看尽巫云岷雪,却访庐峰湓浦,砥柱赞中流。

百叠青山路,一片白蘋洲。今日事,风涛上,一虚舟。

长江万顷寒碧,犹谓马能浮。

况是眼前局面,心腹忧如边角,胜著赖帷筹。

谈笑济时了,勋业迈前修。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其一)送印德远经略入广

宵旰轸先虑,岭海屈真儒。

金城素有奇略,不待至才图。

春满洲鹦楼鹤,天付簪山带水,驷马驾轻车。

六月正炎热,吾肯缓吾驱。越蓬婆,逾邛笮,彼穹庐。

其能涉我烟瘴,载籍以来无。

联络五溪百粤,托柱南方半壁,中外保无虞。

了此经营事,归去位钧枢。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一)甲申春利州漕廨玩月闻琴和周炳仲韵

一段太清境,谁幻出阶坳。

不知身住何处,爽气逼霜袍。

但见人间一样,似夜又还非夜,栖鸟不安巢。

认得在尘世,禁鼓二更敲。最忺看,来竹底,上梅梢。

几家朱户,不如儿女醉蓬茅。

谁把琴声三弄,不管骚人幽趣,似向曲中嘲。

长啸赋赤壁,有酒更无肴。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