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谢家今日晚,词客愿抽毫。
枥马方回影,池鹅正理毛。
竹筒传水远,麈尾坐僧高。
独有宗雷贱,过君著敝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田园风光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想要抽出笔墨来记录这一刻美好时光的情感。诗中“枥马方回影”和“池鹅正理毛”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园中的动物活动情景,而“竹筒传水远”则展现了园内清泉的流淌,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使人仿佛能够听见水声。"麈尾坐僧高"一句中,“麈尾”通常指的是用鹿尾作为笔刷,这里可能是比喻诗人的书房或是一种特定的文人雅集场合,"坐僧高"则增添了一份超脱世俗的宁静氛围。最后两句“独有宗雷贱,过君著敝袍”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间交流和文学创作的珍视,以及对友情的重视。
从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安逸幽雅的私家园林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静谧生活的情感寄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文化交流与文学创作的热忱。
不详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曾将数骑过桑乾,遥对单于饬马鞍。
塞北征儿谙用剑,关西宿将许登坛。
田园芜没归耕晚,弓箭开离出猎难。
唯有老身如刻画,犹期圣主解衣看。
头白禅师何处还,独开兰若树林间。
鬼因巫祝传移社,神见天人请施山。
猛虎听经金磬动,猕猴献蜜雪窗閒。
新斋结誓如相许,愿与雷宗永闭关。
上士爱清辉,开门向翠微。
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
野坐苔生席,高眠竹挂衣。
旧山东望远,惆怅暮花飞。
青春事汉主,白首入秦城。
遍识才人字,多知旧曲名。
风流随故事,语笑合新声。
独有垂杨树,偏伤日暮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