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觉公新兰若

头白禅师何处还,独开兰若树林间。

鬼因巫祝传移社,神见天人请施山。

猛虎听经金磬动,猕猴献蜜雪窗閒。

新斋结誓如相许,愿与雷宗永闭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白发禅师不知去向,独自在深林中的兰若修行。
鬼怪因为巫师的祈祷而迁移住处,神明见到天人请求赐予山林作为供奉之地。
凶猛的老虎静听经文,金磬声震动,猕猴献上蜂蜜,雪窗显得宁静。
新建的斋戒誓言若得应允,我愿与雷宗永远闭关修行。

注释

头白:形容人的头发已白,指年老。
禅师:佛教中修行的高僧。
兰若:古时指僧人居住的寺庙。
树林间:深林之中。
鬼因:鬼怪因为。
巫祝:古代从事祭祀、占卜的人。
移社:迁移居所或祭祀地点。
施山:赐予山林。
猛虎:凶猛的老虎。
金磬:寺庙中敲击的金属乐器。
动:震动。
猕猴:一种猴子。
献蜜:献上蜂蜜。
雪窗:积雪覆盖的窗户,形容环境清冷。
新斋:新建的斋戒。
结誓:立下誓言。
雷宗:佛教宗派之一。
永闭关:永远闭门不出,专心修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在深山中修行的景象,充满了宗教色彩和神秘气息。头两句“头白禅师何处还,独开兰若树林间”表达了禅师年迈仍坚守佛法,孤独地在树林间建造自己的禅房。接着,“鬼因巫祝传移社,神见天人请施山”则展示了人们对这位禅师的敬仰和神秘力量的认可,即便是鬼魂也因为巫祝而转移祭坛,而神仙亦看到天庭众生的请求,向禅师求助。

第三、四句“猛虎听经金磬动,猕猴献蜜雪窗閒”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图景:猛虎在聆听佛经时,连金磬都被震动了,而猕猴则在雪花纷飞的窗前献上蜂蜜。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禅师的道德感召力,也反映出自然界对他的和谐共处。

最后两句“新斋结誓如相许,愿与雷宗永闭关”表达了禅师与同伴间的深厚誓言,以及他希望与雷声般的佛法永远相伴,关闭尘世的关门,专注于修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神秘力量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精神境界的主题。

收录诗词(242)

李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字:正已
  • 籍贯:自号衡岳幽
  • 生卒年:约737年—约784年

相关古诗词

题崔端公园林

上士爱清辉,开门向翠微。

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

野坐苔生席,高眠竹挂衣。

旧山东望远,惆怅暮花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赠李龟年

青春事汉主,白首入秦城。

遍识才人字,多知旧曲名。

风流随故事,语笑合新声。

独有垂杨树,偏伤日暮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故将军

平生在边日,鞍马若星流。

独出间千里,相知满九州。

恃功凌主将,作气见王侯。

谁道廉颇老,犹能报远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赠赵神童

圣朝殊汉令,才子少登科。

每见先鸣早,常惊后进多。

独居方寂寞,相对觉蹉跎。

不是通家旧,频劳文举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