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偶书

高卧空堂风雨来,更阑频看烛花摧。

新凉萧爽秋期近,多病侵寻老境催。

万事极知终变灭,一官那得久低回。

床头幸有楞伽在,更炷炉香手自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我独自躺在空荡的厅堂,风雨声中醒来,夜深时分,常常看着蜡烛的火焰摇曳。
秋天的新凉气息越来越明显,接近了约定的季节,而身体的疾病逐渐侵蚀,逼近老年的边缘。
深知世间万物终会消亡,做个小官又怎能长久地沉溺于忧郁之中。
床头幸好有佛经《楞伽经》,再点燃炉香,亲手为自己祈福。

注释

高卧:躺着休息。
空堂:空荡的厅堂。
风雨来:风雨声中。
更阑:夜深。
烛花摧:蜡烛火焰摇曳。
新凉:秋天的新凉。
秋期近:接近秋季。
多病:身体多病。
侵寻:逐渐侵蚀。
老境:老年。
万事:世间万物。
终变灭:终将消亡。
一官:一个小官。
低回:沉溺。
床头:床边。
楞伽:佛经《楞伽经》。
炉香:香炉里的香。
手自开:亲手点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雨夜偶书》,描绘了诗人在空堂独处,风雨交加的夜晚,内心的感受和思考。首句“高卧空堂风雨来”展现了诗人静夜难眠,只能听风观雨的情景,透露出孤独与寂寥。次句“更阑频看烛花摧”进一步刻画了时间的推移和诗人对衰老的敏感,烛光摇曳,仿佛象征着生命的脆弱。

“新凉萧爽秋期近”转而描绘了秋意渐浓的景象,诗人借此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即将到来的秋天的淡淡期待。然而,“多病侵寻老境催”又揭示了诗人身体状况不佳,疾病缠身,使他更加意识到岁月无情,逼近老年。

“万事极知终变灭,一官那得久低回”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明白一切终将消逝,官场生涯也无法长久停留,流露出一种超脱与无奈的情绪。最后,“床头幸有楞伽在,更炷炉香手自开”以禅宗典故“楞伽经”自比,表明诗人借佛理寻求心灵慰藉,即使在困境中,也能自我点燃精神之火,保持内心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哲思,展现了诗人面对风雨人生时的孤独、无奈与坚韧,以及对生活的深深体悟。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雨夜排闷二首(其二)

村巷时时雨,江城夜夜砧。

沉忧羁客梦,孤愤远臣心。

身病常须药,囊空未赎琴。

明朝镜中发,饱受雪霜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雨夜排闷二首(其一)

羸病愁灯影,羁怀怯雨声。

新秋忽已半,垂老若为情。

金印儿嬉事,青编身后名。

何如破窗下,袖手送馀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雨夜感怀

点滴空阶雨送凉,青灯对影独凄伤。

身如病木惊秋早,心似鳏鱼怯夜长。

铸得黄金犹有术,扫空白发定无方。

萧然禅榻君休笑,一卷残书伴枕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雨复作自近村归

夜听萧萧未涨溪,朝行㶁㶁已成泥。

可怜鸠取招麾速,谁似云知出处齐。

野菊枝长半狼藉,江枫叶落正凄迷。

行人也识龟堂老,小榼村醪手自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