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纸衾

楮缣泻出谷纹花,全幅如抛织女梭。

春向腊前回孟季,寒催暑往任羲娥。

洛中曾记纸增价,枕上想无诗作魔。

任待冻云天欲雪,蒙头不信得知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楮缣纸上流淌着如同谷纹花般的图案,整张纸就像织女的梭子在飞快穿梭。
春天提前从腊月回归到孟夏,寒冷驱使暑气离去,任由季节更替。
在洛阳时曾听说纸的价格因需求增加而上涨,躺在床上想象自己不再被诗歌创作困扰。
即使等待着天空降下冰冷的雪花,我蒙住头不愿相信,这样的天气还能写出诗吗?

注释

楮缣:古代的一种纸,用楮树皮和细麻纤维制成。
谷纹花:形容纸上的纹理像谷物的纹路,形象生动。
孟季: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
羲娥:古人对太阳和月亮的代称,这里指季节的交替。
纸增价:纸张价格上涨。
诗作魔:创作诗歌成为困扰。
冻云:寒冷的乌云。
蒙头:用头巾或帽子遮住头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纸张的独特感受,以"楮缣"(指优质纸张)为载体,赞美其细致的纹理如同谷纹花,暗示其制作工艺的精良。诗人将纸比作织女的梭子,形象地表现出纸张的编织感和艺术性。

"春向腊前回孟季,寒催暑往任羲娥",通过季节变换,展示了时间的流转,而纸张始终陪伴,无论冬寒夏暑,都默默承载着诗人的思绪和创作。"洛中曾记纸增价",回忆起洛阳时期纸张价值的提升,反映出其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枕上想无诗作魔",表达了诗人对于纸张的深深依赖,即使在梦中,纸张也仿佛成为灵感的源泉,让诗人的创作欲望无法抑制。最后一句"任待冻云天欲雪,蒙头不信得知么",以冬天的严寒为背景,诗人说即使在大雪封门的时刻,他也会埋头于纸张之中,沉浸于创作的乐趣,表达了他对纸张的热爱和专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纸张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热情。

收录诗词(168)

赵希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岩桂

嫦娥羞涩隐闺房,曾记当年窃药囊。

奔入月中知几载,却于秋后喷幽房。

枝头遗落兼金屑,坐上浓薰沉水香。

恍惚蟾宫身屡到,似犹相隔一门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岩桂落英

沉麝为肌蜡剪英,九霄递馥到寰瀛。

徘徊忍离花边去,彷佛如从月窟行。

残蕊尚堪燃古鼎,清芬真可濯尘缨。

纷纷落尽盈杯勺,堪笑承糟空捧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武兴解舟

寂寞黄昏古渡头,凄然秋思满汀洲。

卧薪要复中原地,载荻先烧强虏舟。

席胜长驱如朽拉,老师何苦更迍留。

义旗直指兵无血,剩活千人世世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河鲀

杨花飞处贱鱼虾,蕨已抽拳韭迸芽。

此日河鲀真剑腹,生风谷虎浪磨牙。

品题不在八珍数,甘美从今众口誇。

一死分明非为国,罪诚由己不关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