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曼叔游高阳山

久闻高阳胜,近在汝州侧。

跂予三年望,我愿今卒获。

烟云函两山,台殿开半壁。

解鞍高林下,仰视怯登陟。

苍松盘老枝,矫矫入檐隙。

微风韵其上,落耳寒恻恻。

枇杷两高树,中国所未识。

叶间青实骈,大与蜀土敌。

我来暮暮后,花草已狼籍。

不见踯躅红,西岩向人碧。

出门步榛荟,微径不可索。

援篱下幽涧,剥藓题苍石。

鸟啼无定音,虎斗有遗迹。

石台平挺挺,野竹瘦历历。

主人尉下邑,奔走困符檄。

喜我萧散人,幽奇共搜剔。

息阴时一憩,贪胜还自力。

归时山气冷,草露湿游屐。

举手谢峰峦,高秋复来觌。

形式: 古风

翻译

长久以来听说汝州的美景,它就位于高阳附近。
我期盼了三年,如今的愿望终于实现。
烟雾缭绕着两座山,宫殿半露在山崖边。
我在高大的树林下解鞍,抬头望见险峻的山路让我胆怯。
苍老的松树缠绕着粗壮的枝干,顽强地伸向屋檐。
微风吹过松梢,带来阵阵凉意,落在耳边让人感到寒冷。
这里有两棵高大的枇杷树,它们在中国鲜为人知。
叶子间结满了青色的果实,硕大得仿佛与蜀地的相比都不逊色。
我来此已是傍晚,花草已经零乱不堪。
没有看到红色踯躅花,只有西岩的碧绿映入眼帘。
出门后走在荆棘丛生的小路上,找不到明确的路径。
我攀着篱笆探寻幽深的溪涧,剥开苔藓在青石上题字。
鸟儿叫声不定,似乎还能看见老虎争斗的痕迹。
石台上挺立着,野生的竹子稀疏而坚韧。
主人是下邑的官员,忙于公文事务疲惫不堪。
他很高兴能与我这个闲散之人一同探索幽奇之处。
我们在阴凉处稍作休息,因热爱美景而不顾疲倦。
回去时山间的冷气袭人,草露打湿了我的鞋。
挥手告别峰峦,期待在高秋再次来访。

注释

高阳:地名,汝州附近的一个著名景点。
跂予:踮起脚尖,这里指期盼。
踯躅:一种植物,花色鲜艳。
榛荟:杂草丛生。
符檄:古代官方文书。
萧散:闲适、散淡。
觌:相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维的《同曼叔游高阳山》,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曼叔一同游览高阳山的所见所感。诗中首先表达了对高阳山美景的向往和实现愿望的喜悦,接着通过"烟云函两山,台殿开半壁"展现了山势的险峻和建筑的壮观。诗人漫步山间,欣赏苍松入檐、枇杷硕果,感叹自然之美。然而,山中的荒芜和人迹罕至也令人感到寂寥,"出门步榛荟,微径不可索"。

诗人与主人尉的交往,反映出官场的忙碌与这里的宁静形成对比。他们共同探索幽奇之景,享受片刻的清闲。尽管山中气候寒冷,草露湿润,但诗人仍流连忘返,表达出对高阳山景色的喜爱。最后,诗人挥手告别峰峦,期待在高秋时节再次来访,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曼叔游菩提寺

高城如破崖,寺带乔木古。

禅房掩清昼,佛画剥寒雨。

荒池野蔓合,浊水佳莲吐。

萧条联骑游,淡薄对僧语。

秋风日夕好,胜事从此数。

形式: 古风

同景仁况之诸君游南园饮梅花下

兹园旷不涉,寒草忽已芽。

同游三四人,及此风景嘉。

芳梅如我期,朱萼承素华。

欣然坐其下,偃君初月斜。

攀条酌醇酒,谈笑时一哗。

歌童虽非妍,清唱凌烟霞。

人生自有适,岂要外物加。

兴尽复云返,修竹盘昏鸦。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同戴处士游湖

京尘倦游久,爱此西城曲。

泉温草尚青,春近波先绿。

幽人幸相对,高论良自足。

蚩蚩北州民,安得同我欲。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同魏进道晚过湖上

春风湖上泮,奈此净绿何。

平堤看潋滟,皎如镜新磨。

支流别而东,下走万玉珂。

俜俜桥边柳,芳芽缀柔柯。

中洲嘉卉繁,条甲亦以罗。

游禽接翅羽,沉沉鸣声和。

避人去稍远,盘空落还多。

我来日已暮,伫视其顷俄。

羡尔禽类微,终年乐清波。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