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放鹤亭边月影凉,六桥行处见微霜。
瘦筇不过钱塘水,只对梅花嗅冷香。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静谧而清冷的夜晚景象,诗人站在放鹤亭边,感受着月光洒下的清凉,六座桥梁在月色下隐约可见,还飘落着微微的秋霜。他手持着瘦弱的竹杖,漫步在钱塘江畔,只专注于品味梅花散发出的冷冽香气。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和心境的宁静。王恭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江南秋夜赏梅的画面,展现出明代文人雅士的情趣与审美。
不详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种藕池边秋草深,朱华曾此遇知音。
只今惟有濂溪水,照见千秋万古心。
南宋诸陵草树秋,尚怜太史旧风流。
如今九畹青青色,正在湘潭雨里愁。
湘江閒唱九歌声,栗里应辞五斗荣。
谁谓秋来风物冷,露黄烟翠不关情。
西风吹袖玉颜酡,摇落襟期奈尔何。
一自雁池清赏后,梁王宾客已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