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王聘三书戏题其后(其二)

青苗攘臂总难行,司马家儿拚命争。

赖有欧西相盗袭,罪人开脱郑康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的《报王聘三书戏题其后(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讽刺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

首句“青苗攘臂总难行”,以“青苗”比喻社会中的某种不公或困境,形象地描绘出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无奈与挣扎,但又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攘臂”则生动地表现了人们试图反抗或改变现状的努力。这句诗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在面对压迫时的无力感和抗争的艰难。

次句“司马家儿拚命争”,通过“司马家儿”这一形象,讽刺了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的人。这里的“拚命争”既指出了他们不顾后果的激烈竞争,也暗含了对这种行为的批判。司马家儿在这里可能象征着那些权贵或有权势者,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他人。

第三句“赖有欧西相盗袭”,这里的“欧西相”可能是诗人虚构的一个角色,用来讽刺那些善于抄袭、模仿他人成果的人。这句话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不满和讽刺,同时也暗示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原创性的重要性被忽视,抄袭成为了获取成功的一种手段。

最后一句“罪人开脱郑康成”,通过对比“罪人”和“郑康成”,进一步强调了对抄袭行为的批评。郑康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学家,这里可能被用来象征原创性和学术诚信。通过将抄袭者与郑康成进行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抄袭行为的谴责,并呼吁维护学术的纯洁和公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讽刺,不仅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如不公、竞争的激烈、抄袭现象等,还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批判态度。

收录诗词(263)

李希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仿某公体

津渡坊场税法新,愁闻竭泽取枯鳞。

卖儿帖妇宜难久,恒舞酣歌恐不仁。

岁币黄金催上供,围城白骨渐生燐。

橘中偪仄无多地,空算输赢到玉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秦曲靖树声

国士无双秦少游,周南相望祗淹留。

投荒万里疑非计,下笔千言苦未休。

从古公卿排贾谊,即今节义数田畴。

朝廷对食思颇牧,不道郎曹已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昔游

鄠杜清狂忆昔游,醉中飞雪犯貂裘。

少年结客长如此,多病逢春不自由。

旧识屠羊藏广柳,閒思走马出长楸。

酒垆冷落空回首,感逝怀人到应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除夕忆杜诗有作

朝野欢娱烂醉宜,卷中天宝盛年诗。

题书玉垒兵戈满,记否椒盘守岁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