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游君山》由明代诗人薛纲所作,描绘了游览君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理之思。
首句“湖上看山认未真”,诗人站在湖畔,远眺山峦,初时并未能清晰辨识山的真貌,引出下文对山景的细致观察。接着“登山方见翠嶙峋”一句,点明了只有亲身攀登,才能真正领略山的壮丽与独特之处,这里的“翠嶙峋”生动地描绘了山色的青翠与山石的峻峭。
“对城相去无多路,破浪能来有几人”两句,通过对比城市与自然的距离,以及人们对于自然探索的稀少,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珍视。这里不仅展现了地理上的距离,更隐含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镜里楼台千古寺,鸥边花木四时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楼台倒映在清澈的水中,仿佛是时间的见证者;鸥鸟围绕着繁花绿树,四季皆有春意盎然之景。这两句以静态的景物与动态的生命相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永恒。
最后,“兴阑又复登舟去,回首烟螺隔世尘”表达了游览结束后的感慨。在享受了山水之乐后,诗人不得不返回世俗,但心中留下的美好回忆如同烟螺般,虽隔世却难以忘怀。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不舍,也是对尘世生活的反思。
整体而言,《游君山》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