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令

晶奁罢妆。金炉罢香。当年秀压群芳。醉瑶台羽觞。

花阴半窗。寒衾半床。今生拌得思量。尽秋钲夜长。

形式:

鉴赏

这首《四字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夜晚的思绪与情感。开篇“晶奁罢妆。金炉罢香。”两句,通过“罢妆”、“罢香”这样的动作细节,形象地展现了女子卸下一天的装扮,结束了一日的忙碌,准备进入静谧的夜晚。这里,“晶奁”指的是精美的梳妆盒,“金炉”则是指香炉,通过这些物品的使用与停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情感状态的变化。

接着,“当年秀压群芳。醉瑶台羽觞。”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女子的美丽与高雅比作群芳之首,她如同置身于瑶台之上,手持羽觞(一种装饰华丽的酒杯),享受着与众不同的尊贵与快乐。这里的“醉”不仅指饮酒之醉,更暗含了心灵的陶醉与满足,表达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愉悦与自信。

“花阴半窗。寒衾半床。”这两句转而描绘了夜晚的场景,窗外的花影映照在半开的窗上,室内则是一张半被覆盖的寒凉被褥。这一景象既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花影与寒衾的对比,不仅体现了季节的变换,也象征了女子情感世界的冷暖交替。

最后,“今生拌得思量。尽秋钲夜长。”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女子在夜晚的深思与回味。她愿意在这漫长的秋夜中,细细品味和思考自己的人生,无论是过去的美好还是现在的孤独,都成为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里的“秋钲”可能是指秋天的钟声,它既是时间的标记,也是情感的触发点,让女子在寂静的夜晚中找到了与自己对话的空间。

整体而言,《四字令》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女子在夜晚内心世界的情感画卷,展现了她在复杂情感中的自我反思与成长。

收录诗词(138)

俞陛云(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

社鼓饧箫,匆匆春事消磨尽。絮飞风紧。

掩却文鸾镜。鹤苑书沈,消息凭谁问。无人径。

梨花清冷。瘦了斜阳影。

形式:

鹧鸪天

一桁帘衣掩碧窗。年来芳草满池塘。

题诗蕉叶痕应在,过枕梨云梦渐忘。

花寂寂,月苍苍。旧经行处耐思量。

小楼连夜西风里,吹尽凭阑袖底香。

形式:

浣溪沙

三月杨枝作絮飞。为怜离别点春衣。

烟痕眉翠两依依。

忆远书多江燕少,倚阑人瘦杏花肥。

绣檀回枕梦华非。

形式:

浣溪沙

淡淡云天雁去遥。为传秋意到蘅皋。

禁寒应瘦楚宫腰。

故国斜阳明灭影,隔江风信浅深潮。

乡愁离思并眉梢。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