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题六章.第六章劝同趣至真解因缘缚(其六)

唯愿趣真道,研虑荡众缘。

累尽超妙国,逍遥无畏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追求真理与解脱的深邃思想。诗人以“唯愿趣真道,研虑荡众缘”开篇,表达了对真理的渴望和对杂念的摒弃,追求内心的纯净与深度思考。接着,“累尽超妙国,逍遥无畏天”则描绘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达到精神自由的状态,暗示了通过去除烦恼与束缚,可以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自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唐代佛教文化的影响,以及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解脱之道的向往。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修行智慧,鼓励人们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理的领悟。

收录诗词(116)

傅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有沙门问大士那不出家答曰不敢住家不敢出家尔时又为东乡侯率题二章略说理要云(其一)

脱中如不如,缚中莫如相。

乃会三菩提,如如等无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漾]韵

有沙门问大士那不出家答曰不敢住家不敢出家尔时又为东乡侯率题二章略说理要云(其二)

法相并无双,恒乖未曾各。

沈浮随不随,摇漾泊无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药]韵

劝谕诗三首(其一)

持戒如天日,能明本有躯。

照见家中宝,兼闻额上珠。

直超三有海,径到萨云衢。

并会等无等,齐证拘无拘。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劝谕诗三首(其二)

破戒如船□,没溺大江海。

临穷方唤佛,志操不能改。

命如风中灯,迅灭宁相待。

身死罪犹存,牵向阿鼻门。

千苦俱时至,万痛切神魂。

独婴烧煮炙,困剧事难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