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秦觏见赠

修身贵日新,如草陈叶换。

请看弦上矢,岁月不可玩。

文章得蛙釜,虎以皮遘难。

兹事从古然,吾党奚独惋。

秦君好学勇,决胜百马汗。

宵行委明月,屡得按剑盼。

鄙夫晚更事,前猛窘新愞。

怜君亦自谚,意满怀不散。

谁为倾国媒,尚此琼英粲。

期君似椓罝,无以无人慢。

形式: 古风

翻译

修养自身贵在每日更新,如同草木替换陈旧叶片。
观察那琴弦上的箭矢,岁月匆匆,不可轻视。
文章如同蛙锅煮熟,即使有虎皮也无法避免困难。
这样的事情自古如此,我辈又何必独自感叹。
秦君好学且勇敢,能以百战之姿赢得胜利。
夜晚出行依赖明亮月光,常常握剑警惕期盼。
我这愚夫晚年经历更多,从前的勇猛如今显得局促。
同情你也是俗语所言,心意满满难以消散。
谁能成为倾国倾城的媒介,只有你这般光彩照人。
期待你能像筑巢者一样专注,不要因无人陪伴而懈怠。

注释

日新:每日更新, 指不断进步。
陈叶:陈旧的叶子, 比喻过时的事物。
弦上矢:琴弦上的箭矢, 暗示时光流逝。
蛙釜:比喻文章的成熟过程。
虎以皮遘难:即使有虎皮也会遇到困难。
吾党:我们这一派。
百马汗:百战之姿, 指秦君的英勇。
宵行:夜晚出行。
按剑盼:握剑警惕。
鄙夫:谦称自己为愚夫。
琼英:美玉般的英才。
椓罝:筑巢者, 比喻专注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次韵答秦觏见赠》。诗中,晁补之强调了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每日都要自我更新,如同草木更换陈叶。他以弦上之矢比喻时光飞逝,提醒人们不可轻视岁月。接下来,他提到文章创作需用心,如同煮蛙于釜,虽有虎皮之才也可能遭遇困境。

诗人感慨古人如此,而自己和朋友秦觏也同样面临挑战,秦君好学且勇敢,即使在艰难的夜晚也坚持不懈,期待着胜利的到来。诗人自谦说自己经历世事后更加谨慎,但对秦觏的才华和决心深感敬佩,他的才华犹如璀璨的琼英。

最后,晁补之期望秦觏能保持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不要因为环境的冷遇而懈怠,希望他像椓罝一样坚韧,不因无人喝彩而减慢步伐。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鲁直试院赠奉议李伯时画诗

东房携卷绕幕行,西房卷作堕地声,纸山间出笔阵横。

李侯画若禅眼透,观鱼玄沙骨竦瘦,舟中渊明细若豆。

归心只爱玉花骢,不须棘针学痴翁,恼渠愁作眉斗红。

形式: 古风

次韵鲁直谢李右丞送茶

都城米贵斗论璧,长饥茗碗无从识。

道和何暇索槟榔,惭愧云龙羞肉食。

壑源万亩不作栏,上春伐鼓惊山颜。

题封进御官有局,夜行初不更驿宿。

冰融太液俱未知,寒食新苞随赐烛。

建安一水去两水,易较岂如泾与渭。

右丞分送天上馀,我试比方良有似。

月团清润珍豢羊,葵花琐细胃与肠。

可怜赋罢群玉晚,宁忆睡馀双井香。

大胜胶西苏太守,茶汤不美誇薄酒。

形式: 古风

江头秋风辞

雒阳客,后车结驷传烛食,人生富贵不易得。

江头秋风旦夕起,胡为翩翩雒阳陌。

雒阳陌,吹尘埃。江头树,安在哉。秋风起,菱花开。

鲈鱼肥,归去来。

形式: 古风

汤村逢陈安性

束装清晓来江浦,瘦马羸童犯山雨。

解鞍入寺闻钟声,堂上僧斋日初午。

故人聆我足音喜,纱帽相逢坐东庑。

别来几日颔生须,相见惊疑更问语。

念昨与君俱随书,贫贱不为人比数。

侍郎门馆乏容悦,举子文章惭莽卤。

瞽言强献亦何有,君去东州我之楚。

可怜今日江头路,草草逢君具鸡黍。

我贫无策未容饱,君禄虽微不犹愈。

如今未可计得失,且作新诗致醇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