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里松湖乘雁归,酒乡近处一惊飞。
颇闻水月中泉石,笑我年来杖履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归途图景。开篇“十里松湖乘雁归”,通过“十里”这个量词,勾勒出一片广阔的松林湖泊,作者或许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乘着大雁(可能是比喻,指代轻快的步伐)缓缓返回。接下来的“酒乡近处一惊飞”,则透露出诗人在归途中偶遇酒乡,可能是由于意外的惊吓,使得原本平静的心绪被打乱。
第三句“颇闻水月中泉石”,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声的细腻感受。这里的“水月”指的是水中的倒影,与现实世界交织,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而“泉石”的声音,是大自然最原始的乐章,让人感到宁静与和谐。
最后一句“笑我年来杖履稀”,则流露出诗人的一种自嘲。杖履是古代隐士常用的行走工具,这里用以比喻诗人的隐居生活。而“年来”二字,则表明这是一种长久的状态。整句透露了一种对自己长时间缺乏行动和探索的自我调侃。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然与自嘲的情怀,是一首充满哲思的山水诗。
不详
古人所弃今人慕,不谓苏公亦世情。
此话若教天上听,定须笑倒董双成。
我吟诗处莺啼处,我起行时蝶舞时。
踏著此机何所似,陶然如醉又如痴。
谁省吾心即是仁,荷他先哲为人深。
分明说了犹疑在,更问如何是本心。
若问如何是此心,能思能索又能寻。
汝心底用他人说,只是寻常用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