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山中谈虎赋二章(其一)

樵夫山下日将暮,忽逢饥虎在中路。

目光如炬齿如霜,举头为城腹为墓。

偷生无计就死难,再拜祈哀号且诉。

我贫且老孤无儿,瘦骨几何君勿误。

垂头兀坐欲有问,歘尔翻身入云雾。

君不见悍吏捉人吮甘膏,千拜万拜不可逃。

形式: 古风

翻译

樵夫在傍晚时分下山,突然遇到饥饿的老虎挡在路上。
老虎的目光炯炯有神,牙齿寒光闪烁,它视自己为城池,周围为坟墓。
活命无望,死也艰难,樵夫双膝跪地,恳求并哭诉着。
我贫穷又年迈,没有子嗣,瘦弱的身躯请您不要错判。
低着头坐着,似乎有话想问,忽然间,老虎转身消失在云雾中。
你没看到凶狠的官差抓人,贪婪地吸食受害者的血肉,无论怎么哀求也无法逃脱。

注释

樵夫:伐木者。
日将暮:傍晚时分。
饥虎:饥饿的老虎。
目光如炬:目光炯炯。
齿如霜:牙齿寒光闪烁。
举头为城:视自己为城池。
腹为墓:周围为坟墓。
偷生:苟延残喘。
再拜:双膝跪地。
祈哀:恳求哀求。
孤无儿:无子嗣。
几何:多少。
误:错判。
垂头兀坐:低头坐着。
欲有问:似乎有话要说。
歘尔:忽然。
悍吏:凶狠的官差。
捉人:抓捕人。
吮甘膏:贪婪吸食血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樵夫在山中遭遇猛虎的惊险场景。首句“樵夫山下日将暮”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暗示了环境的寂静与危险。接下来的“忽逢饥虎在中路”,通过“忽逢”二字,展现了突如其来的恐惧和紧张气氛。

“目光如炬齿如霜”形象地刻画了老虎的凶猛,令人不寒而栗。“举头为城腹为墓”则进一步渲染了樵夫绝望的心情,仿佛他的生死已在虎口之间。面对生死抉择,他“偷生无计就死难”,只能向虎乞求怜悯,表达出人性在生死面前的卑微与无奈。

诗人以“我贫且老孤无儿,瘦骨几何君勿误”自述身世,希望老虎能体谅他的困境,但老虎并未回应,反而“歘尔翻身入云雾”,消失得无影无踪。最后两句“君不见悍吏捉人吮甘膏,千拜万拜不可逃”,借悍吏之恶,暗示了樵夫对虎的恐惧和对生存的绝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樵夫与虎的遭遇,寓言式地揭示了人生的艰难与命运的无常,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生存困境的深刻感慨。黎廷瑞的笔触细腻,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295)

黎廷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 字:祥仲
  •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 生卒年:1250年~1308年

相关古诗词

张子房

早见沧海君,晚师黄石公。

力士不得力,驱使芒砀龙。

仁义以为椎,气盖百代雄。

一击函谷碎,再击乌江空。

从容一筹毕,全汉酬其功。

何乃不自知,而以留见封。

酂侯辱械系,淮阴叹藏弓。

彼皆为人役,讵敢望此翁。

辟谷岂其然,视世与谷同。

可怜商山老,亦堕子术中。

形式: 古风

我有绿绮琴

我有绿绮琴,宝匣生蛛丝。

拂拭聊一鼓,意淡音愈微。

隐几忽自笑,持兹将付谁。

所以绝弦者,痛惜无钟期。

吾人天与游,岂在知音知。

惆怅箫韶远,不见凤来仪。

后夔不并世,已矣奚所悲。

形式: 古风

村居晚思

清风起层阴,凉雨放疏点。

众木郁苍然,芳草绿苒苒。

山深无来辙,寂寞荆扉掩。

念远怅悠悠,残阳在西崦。

形式: 古风 押[俭]韵

杜门

有客扣我门,丁丁如啄木。

久立门不开,客去嗔此屋。

僮奴亦怪我,无事许畏缩。

向来豪侠场,门外车接毂。

将无晚乏具,效彼龟藏伏。

山田岁将收,亦可饭脱粟。

不厌客来频,所厌客论俗。

豪辨既多违,强应还自恧。

但恨平生友,欢聚不得足。

存者隔川途,没者卧丘谷。

精微向谁剖,郁结满心曲。

何如掩关生,黾勉抱吾独。

挥弦送征鸿,悠悠楚天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