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门

有客扣我门,丁丁如啄木。

久立门不开,客去嗔此屋。

僮奴亦怪我,无事许畏缩。

向来豪侠场,门外车接毂。

将无晚乏具,效彼龟藏伏。

山田岁将收,亦可饭脱粟。

不厌客来频,所厌客论俗。

豪辨既多违,强应还自恧。

但恨平生友,欢聚不得足。

存者隔川途,没者卧丘谷。

精微向谁剖,郁结满心曲。

何如掩关生,黾勉抱吾独。

挥弦送征鸿,悠悠楚天绿。

形式: 古风

翻译

有位访客敲我家门,声音清脆像啄木鸟啄木。
他久久站立门外,见门未开便生气离去,责怪这房子如此冷淡。
仆童也觉得奇怪,问我为何如此胆怯怕事。
过去我常在豪侠之场所交际,门前车水马龙。
今晚是否准备不足,我也想学乌龟般躲藏。
山田的收获将近,粗茶淡饭也能果腹。
我不厌烦客人频繁来访,只厌烦他们谈论世俗之事。
与人辩论时常常意见不合,勉强应对让我惭愧。
只遗憾一生的朋友,相聚时光总是不够。
活着的相隔遥远,逝去的长眠山谷。
深藏的内心情感向谁倾诉,满腔愁绪难以舒展。
不如闭门独处,勤奋努力过自己的生活。
弹琴声中送别远行的鸿雁,楚天浩渺一片翠绿。

注释

客:访客。
扣:敲击。
丁丁:敲击声。
啄木:比喻敲门声。
嗔:责怪。
屋:房子。
僮奴:仆童。
畏缩:胆怯。
豪侠场:豪侠社交场合。
晚乏具:晚餐准备。
龟藏伏:像乌龟一样隐藏。
脱粟:糙米。
论俗:谈论世俗之事。
恧:惭愧。
欢聚:相聚。
足:足够。
存者:活着的人。
没者:去世的人。
剖:倾诉。
郁结:愁绪。
掩关:闭门。
黾勉:勤奋。
挥弦:弹琴。
征鸿:远行的鸿雁。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杜门》,是宋代诗人黎廷瑞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一位隐居者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世事纷扰和世俗之见的厌倦,以及对友情的怀念和孤独生活的坚守。

首句“有客扣我门,丁丁如啄木”,以敲门声比喻来访者的打扰,如同啄木鸟啄树,形象生动。接着,“久立门不开,客去嗔此屋”写出了诗人的闭门不出,不愿与世俗之人交往,表现出其清高孤傲的性格。

“僮奴亦怪我,无事许畏缩”暗示了周围人对诗人的不解,认为他过于胆怯或避世。然而,诗人回忆起过去在“豪侠场”中的热闹时光,门外车马喧嚣,如今却选择“将无晚乏具,效彼龟藏伏”的隐居生活。

“山田岁将收,亦可饭脱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即使粗茶淡饭也甘之如饴。然而,他对频繁的俗客来访感到厌烦,更遗憾的是,朋友有的已去世,有的远隔千里,无法共聚。

最后两句“精微向谁剖,郁结满心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人理解的孤独,只能选择“何如掩关生,黾勉抱吾独”的自我封闭。结尾“挥弦送征鸿,悠悠楚天绿”以琴声寄托情感,遥望远方的绿色楚天,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隐逸生活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真挚友情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295)

黎廷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 字:祥仲
  •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 生卒年:1250年~1308年

相关古诗词

社日雨

今社来无涯,古社唤不回。

社公亦世情,儿剧良可咍。

新水岂不佳,旧雨令人怀。

离离芳草生,澹澹桃花开。

吾聋不须治,聊复尽此杯。

形式: 古风

芜湖吉祥寺

刹院年来正勃兴,此山更不及承平。

全无估客开囊施,犹有残灯逐钵行。

晋殿唐宫牛一梦,黄书晁篆鼓常鸣。

摩挲古柳成三叹,岁岁东风绿自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荅叶周道见赠

战国文章巳不醇,雄奇只合数先秦。

泰山碣石云天表,未许燕然继后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连雨郁蒸夜不能寐

闭门十日雨,檐溜如泉声。

沈阴晦兰烬,润气蒸桃笙。

馋蚤既跋扈,饕蚊复纵横。

展转强就寐,草塘蛙乱鸣。

亦知夜漏促,安得曙色明。

晨钟度深竹,云岫开新晴。

隐几补前梦,暂喜身境清。

聒耳蝉嘒嘒,沿睫蝇营营。

所响辄如此,吾生安得宁。

感叹还失笑,此物方施行。

天运如循环,转眼秋风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