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用姜白石韵代书寄棣先

西楼裁倚。被杨花千点,句人离思。

念去年、南浦牵衣,如今眼穿,南浦唯春水。

回首倾襟,小窗对镜同梳洗。

踏青湖畔路,那日游春,依约曾记。

东风又吹雨霁,问音书断绝,何事相弃。

空欲往、难越关山,算只有今宵,梦魂能至。

绣户谁推,似行近、疏帘下底。

又却是、衔泥燕子,搅人午睡。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西楼裁倚”四字,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仿佛主人公正独自倚靠在西楼之上,凝视着远方,心中满是离愁别绪。接下来,“被杨花千点,句人离思”,以杨花纷飞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因离别而产生的深深思念。

“念去年、南浦牵衣,如今眼穿,南浦唯春水。”这几句通过回忆去年与友人在南浦边的分别场景,以及如今只能远望南浦而不见友人的景象,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主人公孤独与思念的感受。春水依旧,而人已不在,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离别的痛苦。

“回首倾襟,小窗对镜同梳洗。”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状态进行对比,强调了主人公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即使是在同一地点,同样的环境,但身边的人却已换成了镜中的自己,这种孤独感更加深了读者的共鸣。

“东风又吹雨霁,问音书断绝,何事相弃。”春风再次吹过,带来了雨后的清新,但主人公却在寻找友人的音信时,发现一切已经断绝,友人似乎已选择离开或遗忘。这种突如其来的失落感,让读者不禁为主人公的命运感到惋惜。

“空欲往、难越关山,算只有今宵,梦魂能至。”面对无法逾越的障碍,主人公只能寄托于梦境,希望能与友人在梦中重逢。这一句既表达了主人公对现实的无奈,也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渴望。

“绣户谁推,似行近、疏帘下底。又却是、衔泥燕子,搅人午睡。”最后,词人以燕子扰人午睡的场景结束,既是对主人公内心平静被打破的象征,也是对友人虽在远方,却时刻影响着主人公生活的隐喻。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复杂情感,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35)

沈鹊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怀苹妹西洋女塾

海上春风,淮壖寒食,相望独自离家。

街北高楼,记曾携手同车。

鲸铿报午停船椠,颤金钗、蹴鞠喧哗。

共流连、一半吴娃,一半蛮花。

如今姊妹勤相忆,况亚洲异日,天共人遐。

欲寄鱼书,江长不到天涯。

危阑独倚斜阳下,似苕苕、一水蒹葭。

最无聊,满耳鹃啼,满目云遮。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角招.豫留别季兰三妹

春还又。如何一点离情,暗逗垂柳。新愁相合就。

悔却旧时,何事厮守。别时尚久。早苦透、心花前后。

明月低穿窗牖。听二十五弦声,问谁家还奏。

相对,俱成消瘦。频年欢笑,化作愁盈袖。

拟同拼撒手,行路迟迟,寸心难朽。思量僝僽。

且共此、论文尊酒。休想长亭时候。

天涯若比邻,君曾知否?

形式: 词牌: 角招

惜红衣.绿阴清润似花时

泼绿淋漓,残红狼藉。春归无迹。

罨画林塘,如今尽成碧。

重重翠幄,似障断、花开消息。难得。

晴日暖风,似江南寒食。依依绮陌。

天气清和,连朝弄春色。

韶光莫绊,却解伴、诗客岑寂。

丰姿依旧,何事无人追惜。

倩画图谁写,掩映向来词笔。

形式: 词牌: 惜红衣

摸鱼儿.织竹团扇

弄团圞、组成蕲竹,传看纤手难释。

生绡纨素难比似,换却向来成式。霜雪质。

更隐映,斜纹不与甘蕉匹。细看成碧。

似绿水生波,雁行云外,疑是个人织。

谁行倩,妙手丝丝轻擘,此君再世踪迹。

从来尤物难长久,止恐秋风先逼。

须护惜,为巧夺天工,造物偏乘隙。

深藏满月,怕瘦减清辉,雪香飘堕,无处觅消息。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