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茅为屋竹为椽,屋上青山屋下泉。

半掩柴门人不见,老牛将犊伴篱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用茅草盖屋顶,用竹子做房梁,房子建在青山脚下,旁边有泉水流淌。
半掩着柴门,看不见屋内的人,只有老牛带着小牛,在篱笆边安静地休息。

注释

茅:茅草。
屋:房屋。
竹:竹子。
椽:房梁。
青山:青翠的山。
泉:泉水。
柴门:简陋木门。
人:人。
老牛:年老的牛。
犊:小牛。
篱:篱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牧笛的生活情景。开头两句“编茅为屋竹为椽,屋上青山屋下泉”塑造了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居所,茅草搭建的房子,竹子做成的椽木,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隐逸生活。房屋周围是连绵的青山,而屋下则有清澈的泉水,营造出一种宁静与自然交融的意境。

第三句“半掩柴门人不见”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疏离和回避。柴门半掩,意味着一个隐蔽而又自在的生活状态,没有多余的人迹,只有自然的声音陪伴。

最后一句“老牛将犊伴篱眠”描绘了一幅农家景象。老牛拉着犁耙躺在围栏旁边休息,显现出一种安详与满足的情态,也是对田园生活的一种赞美。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平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远离尘世喧嚣的渴望。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舟舣娥祠敬留二绝(其二)

虽然墟墓一拳土,泰华衡常未必侔。

感动行人忠孝泪,沧江不断水东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舟舣娥祠敬留二绝(其一)

孝娥何意要垂名,重在天伦一命轻。

若订汉家彤史传,淳于公女尚偷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君异郑兄出示旧诗盖绍定初所信笔也俛仰三十年矣戏成口占复归之

弹指江湖三十年,淋漓旧墨尚依然。

人生未必坚如纸,心事凄凉雪满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听琴客周信民弹秋泉二首(其二)

故里泉声不可闻,携琴相约鲍参军。

山瓢只系经行处,落叶空山好觅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