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日与兄弟清坐灯下不饮取黄精荔子甘实食之童稚绕膝嬉笑喧杂亦足慰岑寂戏作三绝句纪之(其二)

江城无地可开颜,学剪星裘闭户看。

手劈方红调儿女,漫将一笑当追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在这座城市中无处寻欢颜,只能在家学习剪裁星斗图案的衣裳。
独自一人默默劳作,把鲜艳的布料裁成方形,只为博得一笑,聊以自慰。

注释

江城:指代某个城市。
开颜:露出笑容,开心。
学剪:学习或尝试剪裁。
星裘:星斗图案的衣物。
闭户:关门在家。
调儿女:裁剪出各种形状,像对待孩子一样细心。
漫:随意,随便。
追欢:寻求欢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正月十五日与兄弟聚首、享受简单而纯粹乐趣的情感。首句“江城无地可开颜”通过对比衬托,暗示外界可能是寒冷而严酷,但家中却是温暖而和谐的避风港。

"学剪星裘闭户看"则表明诗人选择了与世隔绝,与兄弟一起在室内享受宁静的时光。星裘往往象征着遥远而神秘的星空,通过“学剪”二字,可见诗人对这种宁静时刻的珍视和向往。

第三句"手劈方红调儿女"描绘了家中孩子嬉戏的情景,“手劈方红”可能指的是玩耍中的动作,或是某种简单的游戏,而“调儿女”则是对孩子们声音的形容,展现了一幅温馨而活泼的画面。

最后一句"漫将一笑当追欢"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平凡但又珍贵时光的珍惜和满足。通过“漫将一笑”来表明即便是孩子们的一次普通的笑声,也能让诗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家庭温馨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平淡生活中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喜悦。它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对简单生活有深刻体悟的情感,令人感到安宁与满足。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正月十五日与兄弟清坐灯下不饮取黄精荔子甘实食之童稚绕膝嬉笑喧杂亦足慰岑寂戏作三绝句纪之(其一)

满床缃帙照青灯,碧眼相看老弟兄。

不见柳枝罗酒脯,旋烧榾柮煮黄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正月十五日与兄弟清坐灯下不饮取黄精荔子甘实食之童稚绕膝嬉笑喧杂亦足慰岑寂戏作三绝句纪之(其三)

龙楼曾侍赭黄衣,内竖传柑拜舞时。

空嗅清香愁永夜,梦魂何处觅丹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玉山道中有感(其二)

寂寞新阡草未长,一身千里路茫茫。

秋风解染愁人泪,枫叶能红菊亦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玉山道中有感(其一)

溪绕长山屋绕溪,隔林楼阁暮钟迟。

青灯一枕家山梦,镜里平明满面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