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二十四首(其二十二)

自古浮华能几几,逝波终日去滔滔。

汉王废苑生秋草,吴主荒宫入夜涛。

满屋黄金机不息,一头白发气犹高。

岂知知足金仙子,霞外天香满毳袍。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翻译

自古以来,繁华能持续多久呢,流逝的江水日夜奔腾不息。
汉王废弃的园林如今长满了秋草,吴王荒废的宫殿在夜晚被潮水侵袭。
满屋都是黄金,织布机却从未停歇,即使满头白发,他的气势依然高昂。
谁能想到,那位知足的金仙子,她的身上散发着霞光之外的天香,穿着毛皮袍子。

注释

自古:自古以来。
浮华:繁华。
能几几:能持续多久。
逝波:流逝的江水。
终日:日夜。
去:奔腾。
滔滔:不息。
汉王废苑:汉王废弃的园林。
生秋草:长满了秋草。
吴主荒宫:吴王荒废的宫殿。
入夜涛:在夜晚被潮水侵袭。
满屋黄金:满屋都是黄金。
机不息:织布机从未停歇。
一头白发:满头白发。
气犹高:气势依然高昂。
知足金仙子:那位知足的金仙子。
霞外天香:霞光之外的天香。
满毳袍:穿着毛皮袍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自古浮华能几几,逝波终日去滔滔"表达了时间流转、世事变迁的哲理,浮华指的是世间的繁华,而逝波则形容时间的不断流逝。接下来的"汉王废苑生秋草,吴主荒宫入夜涛"通过历史上的例子,强调了权势与荣华终究是虚幻的,它们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荒凉。

诗人接着写道:"满屋黄金机不息,一头白发气犹高。"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物质财富的超然态度,即使家中黄金堆积,生活安逸,但岁月匆匆,也带来了生理上的老化,只是精神上仍旧保持着昂扬。

最后两句:"岂知知足金仙子,霞外天香满毳袍。"诗人通过对“知足金仙子”的提及,表达了对一种超然物外、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的向往。这位“金仙子”代表了一种精神上的自在和满足,她的衣袍充满了天香,这里象征着一份清新的自然之美和心灵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岁月的反思,表达了诗人追求超脱世俗、享受精神自由的心境。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山居诗二十四首(其二十三)

如愚何止直如弦,只合深藏碧嶂前。

但见山中常有雪,不知世上是何年。

野人爱向庵前笑,赤玃频来袖畔眠。

只有逍遥好知己,何须更问洞中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山居诗二十四首(其二十四)

支公放鹤情相似,范泰论交趣不同。

有念尽为烦恼相,无私方称水晶宫。

香焚薝卜诸峰晓,珠掐金刚万境空。

若买山资言不及,恒河沙劫用无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书无相道人庵

造化太茫茫,端居紫石房。

心遗无句句,顶处有霜霜。

白鹿眠枯叶,清泉洒毳囊。

寄言疑未决,须道雪溪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天台老僧

独住无人处,松龛岳色侵。

僧中九十腊,云外一生心。

白发垂不剃,青眸笑转深。

犹能指孤月,为我暂开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