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进无前,退无后。毫发参差,便成窠臼。
八月二十五,洞山离查渡。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宗修行者的困境和追求。"进无前,退无后"描绘了在修行路上既无停滞也无后退的境况,强调了持续精进的决心。"毫发参差,便成窠臼"则意味着即使是最微小的偏差,也可能陷入固定的模式或思维框架,暗示着修行者需要不断超越自我,避免落入常规。
"八月二十五,洞山离查渡",日期具体到农历,可能暗指某个重要的禅修节点或者个人心路历程中的转折点。"洞山"和"离查渡"可能是地名,象征着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转变,或是从尘世到心灵深处的跨越。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禅修中对突破自我、不断超越的追求,以及对摆脱世俗束缚、寻求内心解脱的深刻理解。
不详
明知儒道本同流,未了因缘不自由。
紫府寥阳随念到,红尘辛苦几时休。
精神常与天来往,躯壳不知谁滞留。
穹壤岂无陆脩静,知君认得故吾不。
八闽英杰盛如林,安得三忠存至今。
旧俗风流千载事,精忠大义一般心。
早知平陆风波恶,何必巅崖云雾深。
此日脊梁非铁硬,小颜拳爪定相侵。
茂绿林中三五家,短墙半露小桃花。
客行马上多春日,特叩柴门觅一茶。
墙东荒蹊抱村斜,荆棘狼籍盘根芽。
何年丹杏此留种,小红濈濈争春华。
野人惯见谩不省,独有诗客来咨嗟。
天真不到铅粉笔,富艳自是宫闱花。
曲池芳径非夙昔,苍苔浊酒同天涯。
京师惜花如惜玉,晓担卖彻东西家。
杏花看红不看白,十日忙杀游春车。
谁家园里有此树,郑重已著重帏遮。
阿娇新宠贮金屋,明妃远嫁愁清笳。
落花萦帘拂床席,亦须飘泊沾泥沙。
天公无心物自物,得意未用相陵誇。
黄昏人归花不语,惟有落月啼栖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