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中流片石倚孤雄,下有冯夷百尺宫。
滟滪西蟠浑失地,长江东去正无穷。
徒闻吴女埋香玉,惟见沙鸥乱雪风。
往事凄微何足问,永安宫阙草莱中。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所作的《登蟂矶次草泉心刘石门韵二首(其一)》。诗人站在蟂矶上,眼前是一块孤立的巨石,象征着坚韧不屈的英雄气概。下方是冯夷的宫殿,暗指江水下的神秘世界。诗人描绘了瞿塘峡的滟滪堆犹如蟠龙失去立足之地,长江东流则显示出壮阔无垠的景象。
诗人提及吴女埋香玉的故事,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而眼前只见沙鸥在风雪中纷飞,更显出往昔繁华已逝,只剩凄凉。最后,他感慨万分,昔日的永安宫阙如今淹没在荒草之中,人事变迁,世事如梦,令人不禁追问过去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沉感慨,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王守仁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明代士人的文化情怀与历史沧桑感。
不详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江上孤臣一片心,几经漂没水痕深。
极怜撑住即从古,正恐崩颓或自今。
藓蚀秋螺残老翠,蟂鸣春雨落空音。
好携双鹤矶头坐,明月中宵一朗吟。
元日昏昏雾塞空,出门咫尺误西东。
人多失足投坑堑,我亦停车泣路穷。
欲斩蚩尤开白日,还排阊阖拜重瞳。
小臣谩有澄清志,安得扶摇万里风。
昨朝阴雾埋元日,向晓寒云迸雨声。
莫道人为无感召,从来天意亦分明。
安危他日须周勃,痛哭当年笑贾生。
坐对残灯愁彻夜,静听晨鼓报新晴。
北风休叹北船穷,此地曾经拜北风。
勾践敢忘尝胆地?齐威长忆射钩功。
桥边黄石机先授,海上陶朱意颇同。
况是倚门衰白甚,岁寒茅屋万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