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卓明堂议修筑北冲河口

五指参天五岳呈,四州导水四山倾。

地脉不缘沧海断,中原垂尽睹全琼。

特起昆崙浮浩瀁,居然福地拟蓬瀛。

鸿荒世远不可辨,唐虞声教朔南并。

郡县开疆始秦汉,舆图一统归皇明。

玉旨一从褒甸服,珠崖千古表神京。

海滨弦诵追邹鲁,天上夔龙翊治平。

乡里衣冠今不乏,登高望远几含情。

爰稽往牒纪图谶,大魁五解须汇征。

数过时考今则可,后有作者谁先鸣。

北冲河口尚未塞,女娲补炼须经营。

裁成辅相固有道,望景观卜希前旌。

弱龄荏苒今衰晚,去来吾党欣逢迎。

维时天中际佳节,嘤鸣求友罗群英。

蒲觞綵缕纷竞劝,玄谈四座俱高声。

就席探韵陈风雅,稽首神天为主盟。

卓明堂前一杯酒,上帝肸蚃一墙羹。

肝胆镌铭谐楚越,市义好德垂休名。

从此山灵增气色,风云际会符嘉祯。

五百名世应时出,三千礼乐对纵横。

政善民安歌道泰,风调雨顺号时清。

雍熙世拟华胥国,蛮荒时筑受降城。

逸史赓歌摘苏句,载称奇绝冠平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代林士元在午日于卓明堂集议修筑北冲河口的情景,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视野与深邃的政治见解。诗中以“五指参天五岳呈,四州导水四山倾”开篇,以自然景象象征国家的广阔与稳固,接着“地脉不缘沧海断,中原垂尽睹全琼”表达了对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信念。

“特起昆崙浮浩瀁,居然福地拟蓬瀛”赞美了昆仑山的壮丽,将其比作仙境,寓意国家的繁荣与福祉。通过“鸿荒世远不可辨,唐虞声教朔南并”,诗人追溯历史,强调了文明的传承与扩展。

“郡县开疆始秦汉,舆图一统归皇明”回顾了从秦汉到明朝的统一历程,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自豪之情。“玉旨一从褒甸服,珠崖千古表神京”赞颂了皇帝的圣旨使四方臣服,珠崖成为京城的象征。

“海滨弦诵追邹鲁,天上夔龙翊治平”描绘了文化教育的普及与政治清明的景象,“乡里衣冠今不乏,登高望远几含情”表达了对社会和谐与人民情感的关怀。

“爰稽往牒纪图谶,大魁五解须汇征”引出对未来的展望与规划,“数过时考今则可,后有作者谁先鸣”表达了对历史传承与创新的期待。

“北冲河口尚未塞,女娲补炼须经营”体现了对国家治理与建设的重视,“裁成辅相固有道,望景观卜希前旌”强调了政治智慧与决策的重要性。

“弱龄荏苒今衰晚,去来吾党欣逢迎”表达了个人与时代的共鸣,“维时天中际佳节,嘤鸣求友罗群英”描绘了聚会的盛况,“蒲觞綵缕纷竞劝,玄谈四座俱高声”展现了热烈的交流氛围。

“就席探韵陈风雅,稽首神天为主盟”体现了对文化的尊重与对神明的敬畏,“卓明堂前一杯酒,上帝肸蚃一墙羹”表达了对天地的感恩之情。

“肝胆镌铭谐楚越,市义好德垂休名”强调了道德与正义的价值,“从此山灵增气色,风云际会符嘉祯”预示了国家的繁荣与吉祥,“五百名世应时出,三千礼乐对纵横”表达了对人才与文化的期待。

“政善民安歌道泰,风调雨顺号时清”描绘了政治清明与社会和谐的景象,“雍熙世拟华胥国,蛮荒时筑受降城”展现了国家的包容与开放,“逸史赓歌摘苏句,载称奇绝冠平生”表达了对历史与文化的珍视。

整首诗以宏大的视角,融合了历史、政治、文化、自然等多个层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社会、文化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与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30)

林士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温学士省亲三章

飞飞眉云,遥遥我思。我思伊何,随眉云移。

眉云万里,可望不可携。飞飞眉云,及此秋期。

感此秋期,惕我遐私。遐私伊何,我心秉彝。

我心秉彝,同心式可推。飞飞眉云,望望西驰。

望云西驰,我心迟迟。

眉云驰我心矣,梧凤遗我好音矣。

我心迟迟,圣学繄我,缉以熙矣。

形式: 四言诗

龙门岑曙山

步沿东涧澹忘还,振衣复上岑曙山。

山天书屋象大畜,习坎□□声潺潺。

飞湍喷雪白龙下,疑是银河九天挂。

旋流萦绕花石潭,浮觞饮我清无价。

琼葩瑶草清人心,会仙更入西云深。

仙人去后万花寂,跫然空谷犹遗音。

可怜岑曙閟奇绝,包括烟霞韬日月。

龙门山水偶遭逢,颇似史迁探禹穴。

君不见燕喜天藏地设待人成,诛茅架阁向幽境,应见昌黎赏玩情。

形式: 古风

冬景画为许总宪题

冷入飞云碧玉巅,何人弄月石楼前。

一双道士舞玄鹤,数点寒鸦横素烟。

剥果静含初九复,杀机中隐万生田。

负暄欲以献天子,不使茅檐独盎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衍圣公酬述四章

昔迹洙泗,亦涉其流。涉流潺湲,不以济舟。

岂彼流水,不以济舟。漪彼流水,不以济舟。

万里清流,万古安流。会海共壑,区宇扶浮。

昔迹洙泗,亦问其源。其源脉脉,其悠渊渊。

岂彼造次,是可问津。浴彼洙水,既浴我尘。

浴彼泗水,复浴我尘。尘斯浴矣,敢云问津。

饮彼洙水,既洗我心。饮彼泗水,亦洗我心。

我心则洗矣,敢云问津。昔迹洙泗,亦瞻孔林。

维桧斯茂,维柏斯森。猗彼桧根,今几千春。

猗彼柏阴,今几千春。瞻彼桧矣,天露为之溉。

瞻彼柏矣,天露为之泽。粤桧与柏,实天生德。

泽彼桧柏,万世之阴。勿剪桧柏,万世之心。

昔迹洙泗,亦望岱宗。万仞其遥,万仞其崇。

眇予小子,南荒之弃。望山斯登,望流斯溯。

矧伊岱宗,四岳所视。彼何人斯,允怀岱宗。

彼何人斯,同陟岱宗。

瞻彼岱宗之人兮,悠悠我心兮。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