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禹功远矣世犹思,谁谷吾州赖两陂。
待与閟宫碑岁月,并为神作送迎诗。
这句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所作,收录于其《秋旱继以大风即事十首》中的第九首。从鉴赏角度看,这四句话通过对古代圣王禹的功绩及其后世影响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禹功远矣世犹思”表达的是大禹治水的伟业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但其贡献依然被后世所铭记。这里,“禹功”指的是大禹领导百姓治理洪水的壮举,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象征着古代圣王的智慧和力量。
“谁谷吾州赖两陂”则是说诗人所居之地因有两个山丘(两陂)而得以避免洪水之灾。这一句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同时也透露出对历史遗迹的珍视。
“待与閟宫碑岁月”中,“閟宫碑”通常指的是纪念古代圣王或重要历史事件而立的石碑。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随着岁月悠久,与这些历史遗迹共同等待,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于时间流逝的一种深刻感悟。
最后,“并为神作送迎诗”则显示出诗人在面对自然灾害和社会变迁时,依然保持着一种仪式化的态度,用诗歌来表达对神灵的尊崇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这里的“送迎诗”,可能是指用诗歌作为仪式的一部分,以此来祈求神灵的庇护。
总体来说,这段诗句通过古今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传承与自然环境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现出了个人对于文化遗产的珍视和敬畏之情。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老农相戒早输官,何日爰书得少宽。
明府安知帘外事,路人却见水中瘢。
古人一念感而通,不待焚巫祭雨工。
汤反诸身防六事,汉移其咎责三公。
抱瓮区区溉旱苗,忍饥终胜似操瓢。
饮尧井水耕尧野,偶作樵歌亦誉尧。
吴中见说亦枯焦,勺水如金汲路遥。
但有清尘无洒道,不能破块止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