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总干致芦管笔

中书采邑初管城,笛材饱霜摇绿云。

春烟落纸黑蛟瘦,不可一日无此君。

九华真人出奇计,笑指秋江雪无际。

并刀失手刘寄奴,爨馀得与诗为地。

双钩入握如虚空,飘飘轻捷翻群鸿。

翰林夜召陶学士,草制进封卢国公。

形式: 古风

翻译

中书省的官员初次掌管京城,笛子选材饱经霜雪吹奏出绿色的旋律。
春日烟雾落在纸上,墨迹如瘦长的黑蛟,一天都离不开它。
九华山的仙人想出了奇妙的计策,笑着指向秋江上无边的白雪。
并州的名刀在刘寄奴手中失手,只剩下诗篇作为它的归宿。
握着双钩如同置身虚无,轻盈敏捷如群雁翱翔。
翰林深夜召见陶学士,起草文书封他为卢国公。

注释

中书:古代官署名,主管机要文书。
采邑:古代贵族或官员的封地。
笛材:制作笛子的材料。
绿云:形容笛声悠扬如绿色的云雾。
春烟:春天的炊烟,比喻墨色。
黑蛟:比喻墨迹或书法的线条。
九华真人:道教中的仙人,可能象征智慧或非凡人物。
并刀:古代并州(今山西)出名的刀具。
刘寄奴:南朝宋将领,这里可能借代有才华的人。
草制:起草文书。
卢国公:古代爵位名,此处表示提升官职。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书吏初任管理城市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行动的生动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官员能力和品质的肯定。首句“中书采邑初管城”表明主人公刚开始管理城市,显示其职责之重要。接着,“笛材饱霜摇绿云”通过对笛子材料受寒霜影响后的变化,形象地描绘了初冬的景色,同时也隐喻着主人公新任之职,对其进行了一种期待和赞美。

“春烟落纸黑蛟瘦”则是用一种微妙的情感色彩来描写春天的氛围,通过对春天烟雾与书卷墨色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主人公不可或缺的肯定。紧接着,“不可一日无此君”直接表达了这种肯定,是对主人公能力和存在价值的一种认可。

“九华真人出奇计,笑指秋江雪无际”中的“九华真人”可能是对某位高僧或隐士的尊称,而“笑指秋江雪无际”则展示了这位人物超凡脱俗、胸怀壮志的一面。

“并刀失手刘寄奴,爨馀得与诗为地”中,“并刀失手”可能暗示着某种武力或权力的转移,而“刘寄奴”应是一位历史人物,通过其故事来映衬主人公的处境。最后一句则表明了诗歌这一部分是以诗意和文化积淀为基础。

“双钩入握如虚空,飘飘轻捷翻群鸿”用生动形象描绘了一种轻盈而又充满力量的境界,或许是对主人公才思敏捷、文采飞扬的一种赞美。

最后,“翰林夜召陶学士,草制进封卢国公”则显示了诗人在官方文学机构中的地位,同时也反映出诗歌中主人公可能是一位有文学造诣并受到皇帝赏识的官员。通过“草制进封”这一行为,可见其政治地位和影响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人物行动以及文化历史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这位新任官员的敬意和期待,同时也体现出诗人的才华和鉴赏能力。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采菌

溪行近里所,雪菌朵寒萚。

久晴危欲枯,抱瓮日商略。

可怜书生愚,为口不计脚。

龟肠惯饥虚,鸡肋忍馋嚼。

独奇白云芝,风露专一壑。

自寻堕樵归,远掬飞泉瀹。

此岂不足欤,更嫌村酿薄。

世涂语百车,官仓陈一龠。

胡为犯讥弹,而负两芒屩。

甘餐自当肉,石鼎香漠漠。

宁忆武昌鱼,况复扬州鹤。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雨中

春泥得雨滑于镜,晓树带云淡似图。

只作寻诗看便了,梅花曾识灞桥驴。

形式: 七言绝句

雨望

前溪雨埋村,咫尺不我过。

雷霆但濛鸿,林莽亦掀簸。

竟微一飘洒,起此北窗卧。

对面自胡越,孰为天宇大。

得非老龙公,悯念茅屋破。

田父适在傍,出语惊四坐。

指予两青虹,可见不可唾。

是能隔截之,帝泽谁与播。

坐令水南人,一蹉成百蹉。

上天本均平,夫岂不渠奈。

虹亦何能神,书生例穷饿。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非琼花

旧传琼花无与双,专奇擅美名此邦。

江南清梦入诗府,安得一念令心降。

去年骑鹤扬州住,斗酒屡眠云雾窗。

月寒雪冷花未吐,正尔俗叶凡株桩。

心期妙处在真实,不假羽节青霓幢。

今春访花吾第一,自折繁枝盛翠缸。

横看倒睨掉头语,前语后赋何其哤。

真珠碎簇玉蝴蝶,直与八仙同一腔。

闻名见面足笑莞,强为花辨几愚憃。

有如巨贤杂群小,望而可识为奇厖。

陈馀张耳信相似,一等人耳无纯尨。

忠耶佞耶岂难别,祝鮀不类关龙逢。

试持此论讯后土,谓予不信如长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