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官局悠悠共此行,来时庭菊未含英。
五更脱叶惊书几,一夜寒砧满禁城。
诗似凉风来有思,酒如清露挹无声。
何时骢马催归去,更有林端魄一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锁试呈同舍三首》中的第一首。它描绘了官场生活的日常与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官局悠悠共此行",写出了诗人与同僚在冗长官场中共同度日的场景,透露出一种沉闷而持久的氛围。
"来时庭菊未含英",通过庭菊未开,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初到官署时的情景,也寓含着对自然季节的感慨。
"五更脱叶惊书几,一夜寒砧满禁城",这两句细致刻画了夜晚官署的寂静,落叶的声音惊动了案头的书籍,寒砧声在禁城中回荡,渲染出一种孤寂和秋意。
"诗似凉风来有思,酒如清露挹无声",诗人以诗和酒比喻自己的情感,表达内心的思绪如同凉风吹过,而饮酒则如清露无声地滋润心灵,展现了诗人借诗酒排遣愁绪的微妙心境。
最后两句"何时骢马催归去,更有林端魄一生",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希望早日结束官场生涯,回归自然,过上宁静的生活,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官场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不详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渊明褊志迷归去,叔夜支辞谬养生。
道有穷通千世运,命无夭寿四时行。
我能为蝶斯同化,子亦知鱼乃至情。
谓马谓牛无不可,楚肝越胆太分明。
吾弟平生辛苦同,匹雏志举百钧钟。
自惭操瑟尚不斥,劝使力田终有逢。
青眼故人欣捷报,白头老母喜占从。
书林傥预西城集,釂子酣酣杏正浓。
激箭波涛上,为梁木石雄。
铁牛惊陕右,流马出关东。
潦集连艘断,冰融一水通。
询谋自谁可,贤有赞皇公。
尘土长安古道深,潼关依旧接桃林。
使君骢马来何后,道士青牛去莫寻。
春半河山犹寂莫,日长坑阪正崎嵚。
平生冷笑元龙误,老觉求田负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