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王浚贤良松泉二诗(其一)松

世传寿可三松倒,此语难为常人道。

人能百岁自古稀,松得千年未为老。

我移两松苦不早,岂望见渠身合抱。

但怜众木总漂摇,颜色青青终自保。

兔丝茯苓会当有,邂逅食之能寿考。

不知篝火定何人,且看森垂覆荒草。

君诗爱我亦古意,秀眉昔比南山栲。

复谓留侯不及我,人或笑君无白皂。

求仙辟谷彼诚误,未见赤松饥已槁。

岂如强饭适志游,封殖苍官荫华皓。

赤松复自无特操,上下随烟何慅慅。

苍官受命与舜同,真可从之忘发缟。

诗虽祝我以再黑,积雪已多安可扫。

试问苍官值岁寒,戴白孰与苍然好。

形式: 古风

翻译

世人传说长寿可达三百年的松树倒下,这话对平常人来说难以理解。
人类能活到百岁自古罕见,而松树活上千年还不算老。
我早些时候移栽了两棵松树,只希望它们能长到合抱粗。
只是可怜其他树木都在风中摇摆不定,唯有松树青翠依旧,能自我保护。
或许将来会有兔丝茯苓生长,偶然食用能使人长寿。
不知道是谁会在篝火旁照料这些松树,它们将覆盖荒草。
你的诗赞美我有古人的风范,秀眉如南山栲树般秀美。
又说张良(留侯)不如我,有人可能会笑你太过谦虚。
追求成仙不吃五谷是错误的,没见过饥饿的赤松早已枯萎。
不如享受美食,满足心愿去游历,让苍松庇护我直到白头。
赤松本身并无特别操守,随风飘摇不定。
而那些苍松如同舜帝一样接受天命,值得我们效仿忘却世俗。
你的诗虽然祝愿我能恢复黑发,但岁月已逝,积雪无法清除。
试问在寒冬中,是满头白发的我更好,还是苍松更显坚韧?

注释

寿:长寿。
三松倒:三百年的松树倒下。
常人:普通人。
百岁:一百岁。
漂摇:摇摆不定。
兔丝茯苓:两种植物,可能象征长寿。
篝火:野外的火堆。
秀眉:美丽的眉毛。
南山栲:比喻秀美的眉毛。
留侯:张良,汉代名臣。
白皂:白色的头发。
赤松:传说中的仙松。
强饭:努力进食。
封殖:种植、庇护。
苍官:苍翠的松树。
岁寒:寒冬。
戴白:满头白发。
苍然:苍翠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酬王浚贤良松泉二诗(其一)》。诗中通过对比人的寿命与松树的长寿,表达了作者对于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强大的赞美。

首句“世传寿可三松倒,此语难为常人道。”点出了松树之所以能长寿,是因为它们不像人类那样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接着,“人能百岁自古稀,松得千年未为老。”进一步强调了人的寿命与松树的寿命之间的差异。

中间部分“我移两松苦不早,岂望见渠身合抱。”表达了作者对于种植松树并希望它们能够长大成荫的愿望。紧接着,“但怜众木总漂摇,颜色青青终自保。”则是对那些容易受到风雨摧残的其他树木表示出同情,同时赞扬了松树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也能保持其绿意。

“兔丝茯苓会当有,邂逅食之能寿考。”这一句子提到了传说中的长生药材,并表达了希望能够通过这些药材来延年益寿的愿望。以下,“不知篝火定何人,且看森垂覆荒草。”则是在描绘一幅自然界中松树与其他植物共存的画面。

诗歌后半部分“君诗爱我亦古意,秀眉昔比南山栲。”是对友人的诗作给予赞美,并将其比喻为古时的高贵松树。紧接着,“复谓留侯不及我,人或笑君无白皂。”则是在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诗歌才华,不会受到他人的嘲笑。

“求仙辟谷彼诚误,未见赤松饥已槁。”这一句子批评了那些寻求长生不老而走向错误道路的人,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传说中赤松子的期望。最后,“岂如强饭适志游,封殖苍官荫华皓。”则是在表达一种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并且赞美了某位名叫“苍官”的人的高洁品德。

整首诗通过对比松树与人类寿命,以及通过描述自然界和传说中的药材,来表达作者对于长生不老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顺应自然、保持高尚品格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酬王浚贤良松泉二诗(其二)泉

宋兴古刹今长干,灵曜台殿荒檀栾。

二泉相望弃不渫,西泉尚累三石槃。

其流散漫为沮洳,稍集小砾生微澜。

东泉土梗久蔽塞,穿治乃见甃甓完。

道人慈哀波及远,沟荡两取合土山。

山前灌输各自足,辘轳罢转井口闲。

取遥比甘觉近美,与旧争冽知新寒。

爞爞夏秋百源乾,抱瓮复道愁蹒跚。

疾倾横逗势未足,嗟此善利何时殚。

虑长易脆有大檀,伐坚羌庐窟孱颜。

金多匠手肯出巧,风水千里安知难。

没羽之虎行林间,箨龙失职因藏跧。

循除静投悲瑟瑟,映瓦微见清潺潺。

三年营之一日就,有口共以成为欢。

论功信可侈后观,何似当时万竹蟠。

形式: 古风

酬王詹叔奉使江南访茶法利害见寄

余闻古之人,措法贻厥后。

命官惟贤材,职事又习狃。

止能权轻重,王府则多有。

岂尝搉其子,而为民父母。

当时所经营,今十已毁九。

其一虽幸在,漂摇亦将朽。

公卿患才难,州县固多苟。

诏令虽数下,纷纷谁与守。

官居甚传舍,位以声势受。

既不责施为,安能辨贤不。

区区欲救弊,万谤不容口。

天下大安危,谁当执其咎。

劳心适有罪,养誉终天丑。

岂惟祖子孙,教戒及朋友。

贵者大其领,诗人歌四牡。

至尊空独忧,不敢乐饮酒。

哿矣富阡陌,哀哉此无糗。

乡闾人所怀,今或弃而走。

岂无济时术,使尔安畎亩。

故今二三公,戮力思矫揉。

永惟东南害,茶法盖其首。

私藏与窃贩,犴狱常纷纠。

输将一不足,往往死鞭杻。

贩陈彼杂恶,强卖曾非诱。

已云困关市,且复搔林薮。

将更百年弊,谓民知可否。

出节付群材,询谋欲经久。

朝廷每若此,自可跻仁寿。

因知从今始,渐欲人财阜。

吾宗恢奇士,选使自朝右。

聪明谅多得,为上归析剖。

王程虽薄遽,邦法难卤莽。

愿君博咨诹,无择壮与耇。

余知茶山民,不必生皆厚。

独当征求任,尚恐难措手。

孔称均无贫,此语今可取。

譬欲轻万钧,当令众人负。

强言岂宜当,聊用报琼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

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

萧萧暗尘走,坎坎寒更发。

楼歌客尚饮,酩酊不畏雪。

巷哭复有人,邻风送幽咽。

纷然各所遇,悲喜孰优劣。

君方感庄周,浩荡摆羁绁。

归来亦置酒,玉指调弦拨。

独我坐无为,青灯对明灭。

形式: 古风

酬微之梅暑新句

江梅落尽雨昏昏,去马来牛漫不分。

当此沈阴无白日,岂知炎旱有彤云。

琴弦欲缓何妨促,画蠹微生故可熏。

回首凉秋知未远,会须重曝阮郎裈。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