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王詹叔奉使江南访茶法利害见寄

余闻古之人,措法贻厥后。

命官惟贤材,职事又习狃。

止能权轻重,王府则多有。

岂尝搉其子,而为民父母。

当时所经营,今十已毁九。

其一虽幸在,漂摇亦将朽。

公卿患才难,州县固多苟。

诏令虽数下,纷纷谁与守。

官居甚传舍,位以声势受。

既不责施为,安能辨贤不。

区区欲救弊,万谤不容口。

天下大安危,谁当执其咎。

劳心适有罪,养誉终天丑。

岂惟祖子孙,教戒及朋友。

贵者大其领,诗人歌四牡。

至尊空独忧,不敢乐饮酒。

哿矣富阡陌,哀哉此无糗。

乡闾人所怀,今或弃而走。

岂无济时术,使尔安畎亩。

故今二三公,戮力思矫揉。

永惟东南害,茶法盖其首。

私藏与窃贩,犴狱常纷纠。

输将一不足,往往死鞭杻。

贩陈彼杂恶,强卖曾非诱。

已云困关市,且复搔林薮。

将更百年弊,谓民知可否。

出节付群材,询谋欲经久。

朝廷每若此,自可跻仁寿。

因知从今始,渐欲人财阜。

吾宗恢奇士,选使自朝右。

聪明谅多得,为上归析剖。

王程虽薄遽,邦法难卤莽。

愿君博咨诹,无择壮与耇。

余知茶山民,不必生皆厚。

独当征求任,尚恐难措手。

孔称均无贫,此语今可取。

譬欲轻万钧,当令众人负。

强言岂宜当,聊用报琼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我听说古人,制定法则留给后世。
任命官员只看贤能,职务事务熟悉常见。
他们只能权衡轻重,王府弊端却很多。
哪曾考核过子孙,作为百姓的父母。
那时的规划,如今十成已毁去九成。
仅存的一点,也飘摇将朽坏。
公卿忧虑人才难得,州县官员多敷衍。
尽管诏令频发,纷乱中谁能坚守。
官位如驿站,靠声势而非实绩。
既不考核政绩,怎能分辨贤良。
我只想补救弊病,却招来无数诽谤。
国家的安危,谁该承担责任。
忧虑太多反成罪,养尊处优实可耻。
不仅影响子孙,连朋友也受影响。
权贵之人衣领宽大,诗人歌唱骏马。
皇帝独自忧虑,不敢纵情饮酒。
田间富足的人快乐,而百姓贫困凄凉。
乡亲们的期盼,如今有人选择逃离。
难道没有救世良策,让他们安居农田。
所以今日的官员,合力寻求改革。
长久以来东南之患,茶法问题尤为严重。
私藏和偷贩频繁,监狱纠纷不断。
缴纳不足的人,常受鞭笞拷打。
贩卖陈旧劣质货,强行售卖并非诱惑。
市场已陷入困境,还要侵扰山林。
试图百年改革,期待民众理解与否。
将权力交付众人,长远计议经久不变。
朝廷如此行事,有望达到仁政长寿。
由此可知,从现在开始,人民财富将逐渐丰厚。
我们家族出了奇才,被选派至朝廷高层。
他的智慧和洞察力,定能为君主分忧解难。
王命虽急切,但法律不能草率。
希望你广泛咨询,不论老少都应听取。
我知道茶山百姓并非个个富裕。
但我深知,征税重任难以妥善处理。
孔子主张平均分配,这观点现今依然适用。
如同要轻举万钧,需众人共同承担。
强加言论并不妥当,姑且以此回报你的厚意。

注释

措法:制定法规。
厥后:后代。
命官:任命官员。
贤材:贤能的人才。
习狃:熟悉且习惯。
权轻重:权衡轻重。
王府:王室。
搉:考核。
畎亩:田地。
戮力:合力。
东南害:东南地区的祸害。
犴狱:监狱。
鞭杻:鞭打和镣铐。
琼玖:美玉,比喻珍贵的礼物或意见。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名为《酬王詹叔奉使江南访茶法利害见寄》。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古代贤官的怀念,抒发了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问题的深刻关注。

诗中开篇即提到“余闻古之人,措法贻厥后”,表达了对古代圣明君子的敬仰,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不满。接着,“命官惟贤材,职事又习狃”一句,批评当时的官员选拔于形式主义,不重才德,导致政务腐败。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岂尝搉其子,而为民父母”等字眼,表达了对古代君子的理想化处理和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同时,诗中的“当时所经营,今十已毁九”,则是指出许多古代遗留下来的制度和成就,在现实中已经大多数被破坏。

在后面的内容中,王安石通过对茶法的讨论,反映了他对于国家财政经济问题的关心。他提出“私藏与窃贩,犴狱常纷纠”、“输将一不足,往往死鞭杻”,揭示了当时茶叶买卖中的种种弊端和不公现象。

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对人民福祉的关切,以及对于政治改革的迫切呼吁。王安石通过这首诗,实际上是在表达他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改革主张,即希望通过改善制度、选拔贤能、整顿财政等措施来挽救时弊,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

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

萧萧暗尘走,坎坎寒更发。

楼歌客尚饮,酩酊不畏雪。

巷哭复有人,邻风送幽咽。

纷然各所遇,悲喜孰优劣。

君方感庄周,浩荡摆羁绁。

归来亦置酒,玉指调弦拨。

独我坐无为,青灯对明灭。

形式: 古风

酬微之梅暑新句

江梅落尽雨昏昏,去马来牛漫不分。

当此沈阴无白日,岂知炎旱有彤云。

琴弦欲缓何妨促,画蠹微生故可熏。

回首凉秋知未远,会须重曝阮郎裈。

形式: 七言律诗

鲍公水

村南鲍公山,山北鲍公水。

高穴逗远源,泠泠落山嘴。

玉色与饴味,不可他味比。

竹树四蒙密,翠藤相披靡。

漫郎昔少年,幽居得之此。

临窥若有遇,爱叹无时已。

浮名未污染,永矢终焉尔。

奈何中弃入长安,十载风尘化旧颜。

欢嚣满耳不可洗,此水泠泠空在山。

形式: 古风

僧德殊家水帘求予咏

淙淙万音落石颠,皎皎一派当檐前。

清风高吹鸾鹤唳,白日下照蛟龙涎。

浮云妆额自能卷,缺月琢钩相与县。

朱门试问幽人价,翡翠鲛绡不直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