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韦相公话婺州陈事

昔事堪惆怅,谈玄爱白牛。

千场花下醉,一片梦中游。

耕避初平石,烧残沈约楼。

无因更重到,且副济川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过去的往事令人感慨,谈论玄理时特别喜爱白牛。
在千场花下醉倒过,一切如同梦境中的游览。
耕田时避开像初平一样的石头,沈约楼已被焚烧只剩残迹。
没有机会再次来访,暂且乘舟渡过眼前的困难。

注释

昔事:过去的往事。
惆怅:感到伤感或失落。
谈玄:谈论深奥的哲学或理论。
白牛:可能指代纯洁或智慧的象征。
千场:多次,频繁。
花下:花丛中。
醉:喝醉。
梦中游:如梦般的游历。
耕避:耕作时避开。
初平石:可能指代某种奇特的石头或者寓意超然的人。
烧残:被烧毁后剩下的。
沈约楼:可能是一个历史人物或地名,与沈约有关。
无因:没有机会。
更重到:再次来到这里。
济川舟:渡河的船只,比喻帮助或逃离困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忆往昔的生活态度。开篇“昔事堪惆怅”表达了对过去事情的深切怀念,紧接着“谈玄爱白牛”则是说诗人喜欢谈论玄妙之道,并且喜爱那纯洁无瑕的白牛,这里的“白牛”可能象征着一种清净脱俗的生活状态。

“千场花下醉,一片梦中游”展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通过饮酒和梦境来逃避现实世界的喧嚣。这两句传达了一种对世事的超然与放逐自我的情怀。

“耕避初平石,烧残沈约楼”则是诗人描述自己隐居田园生活的情景,其中“初平石”可能指的是用来耕田的工具,而“沈约楼”则是一个被火焚毁的建筑物。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画面,也反映了对过往辉煌时期的怀念。

最后,“无因更重到,且副济川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没有更多的期待,只是随遇而安地顺应自然,与世事保持一段距离。这两句充满了一种淡泊明志、顺其自然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超然态度的表达,展现了诗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和李判官见新榜为兄下第

失意荆枝滴泪频,陟冈何翅不知春。

心中岐路平如砥,天上文章妙入神。

休说宋风回鹢首,即看雷火燎龙鳞。

从兹相次红霞里,留取方书与世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咏竹根珓子

出处惭林薮,才微幸一阳。

不缘怀片善,岂得近馨香。

节亦因人净,声从掷地彰。

但令筋力在,永愿报时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夜对雪作寄友生

皓彩中宵合,开门失所踪。

何年今夜意,共子在孤峰。

气射灯花落,光侵壁罅浓。

唯君心似我,吟到五更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夜寒寄卢给事二首(其一)

刻羽流商否,霜风动地吹。

迩来唯自惜,知合是谁知。

堑雪消难尽,邻僧睡太奇。

知音不可得,始为一吟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