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丘何为佞乃栖栖,此语深怜及仲尼。
犹乃从容言疾固,胸中荡浩不容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名为《论语绝句》(其八十二)。通过这短短四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孔子思想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之情。
“丘何为佞乃栖栖”,这里的“丘”指的是儒家学者,而“佞”则有阿谀、逢迎之意,表面上看似是在批评那些只会阿谀奉承而不讲真理的人。然而,“栖栖”一词却带有一种生动的形象感,似乎在描绘这些人心中的不安与矛盾。
“此语深怜及仲尼”,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孔子教诲的赞赏和同情。这里的“此语”指的是孔子的言论,而“深怜”则意味着深刻的理解和怜悯之心。“仲尼”是孔子的字,诗人通过这样的称呼表达了对这位古圣先贤的尊敬。
“犹乃从容言疾固”,这一句中,“犹乃”是一种转折词,接下来是“从容”,形容一种心平气和、不急不躁的情态。然而“言疾固”却又似乎在暗示着内心的坚定与决绝,这里可能是在描写孔子面对困境时那种既有涵养又不失原则的态度。
最后,“胸中荡浩不容窥”,这里的“胸中荡浩”形容的是一颗包容广阔、思想深邃的心灵,而“不容窥”则意味着心中的真理与情感是难以被他人窥视透彻的。这句话强调了孔子的内在世界之丰富和复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孔子教诲的高度评价,展现了诗人对于儒家学说深刻理解的一面,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那些不以真理为重的人的批评与同情。
不详
仁体从来不可名,方圆随处便成形。
要之自在初非力,以力为之恐失经。
四者相资体亦成,体成须要得兼明。
当知礼乐非文具,乃是其间造化名。
谦抑从来不务争,于人唯恐失其情。
若于礼义愆违处,安得区区学面朋。
大都礼义本人情,若论人情莫若亲。
苟使于亲无曲折,不知人视作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