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谦抑从来不务争,于人唯恐失其情。
若于礼义愆违处,安得区区学面朋。
此诗乃宋代文学家张九成创作,其风格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表现了作者谦和不争、重视人伦关系的性格。开篇“谦抑从来不务争”四字,表明作者本性谦逊,不好与人争执。这一特质,在当时文人的交往中颇为难得,显示了作者高风亮节的人格魅力。
接下来的“于人唯恐失其情”则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对于人际关系的珍视。这里的“情”,不仅指情感,更蕴含着道德、诚信等深层次的人文关怀。作者担心的是,自己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一旦疏忽,便可能失去彼此间应有的情谊和信任。
最后两句“若于礼义愆违处,安得区区学面朋”则是对自我修养的反思。作者意识到,如果自己在遵守礼仪、践行道德方面有所过失,那么即便是我辈学者,也难以在人前保持清白的面貌和友情。这里的“区区”,虽表谦逊,实则透露出作者对自身品行要求之严格。
综上所述,此诗不仅展示了作者个人的修养,更折射出一个时代对于道德、人伦的重视。这也正是儒家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在个人品行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不详
大都礼义本人情,若论人情莫若亲。
苟使于亲无曲折,不知人视作何人。
有类痴人学著棋,谆谆诲尔反狐疑。
回头试问旁观者,说得元来却甚奇。
善胜不于常胜得,无方始向有方求。
故知欲使人无讼,莫使情于听处留。
一诺要之不可轻,古人于事贵能行。
若还行得方为诺,不尔徒言未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