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汪少卿韵

毕竟春晴好,杨花也送行。

驿程寒冉冉,江树晓晶晶。

水长船能驶,诗多担转轻。

江湖吾倦矣,茅屋几时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毕竟春天天气晴朗,连杨花也在为我们送别。
旅途中的路程寒冷而漫长,清晨江边的树木闪烁着晶莹。
水流深长,船只得以航行,写诗多了反而觉得担子变轻。
我在江湖漂泊已感疲倦,何时才能拥有自己的茅屋呢?

注释

毕竟:终究,毕竟。
杨花:柳絮,象征离别。
送行:为离别增添伤感氛围。
驿程:驿站的旅程。
寒冉冉:形容路途寒冷且漫长。
江树:江边的树木。
晶晶:形容早晨江面或树叶的清亮。
水长:水流深长。
船能驶:船只可以顺流而行。
诗多:写了很多诗。
担转轻:指心情因创作而轻松。
江湖:泛指四处漂泊的生活。
倦矣:感到疲惫。
茅屋:简陋的草屋,象征归宿。
几时成:何时能建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行舟的图景,诗人借此抒写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状态。开篇“毕竟春晴好,杨花也送行”表明在这个美好的春日里,连杨花都似乎在为诗人的离别送行,环境与情感交织,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

接着,“驿程寒冉冉,江树晓晶晶”中,“驿程”指的是官道或旅途,而“寒冉冉”则形容春日清晨的微冷气息。江边的树木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树上的露珠在早晨的第一缕阳光下闪耀着晶莹的光泽。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远方的向往。

第三句“水长船能驶,诗多担转轻”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变化。随着行舟在平坦宽广的水面上航行得越来越顺畅,诗人内心的忧愁也似乎随之减轻。他通过写作(“诗多”)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得精神负担变得不那么沉重。

最后,“江湖吾倦矣,茅屋几时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渴望。长期的旅途和外界的纷扰让他感到心力交瘁,他渴望能够早日结束这种流离失所的生活,建造自己的茅屋,过上平静安稳的生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归属与平静生活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再用韵

终须西塞老渔村,抵用南昌隐市门。

时序略如飞鸟过,世终何啻聚蚊喧。

竹其安否六太息,梅自癯然三可尊。

贫味却愁儿辈觉,未妨壁立病文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吕宗卿以病谢客明日约饭则予行矣诗以代简

长松落落雪霜姿,欲往从之我所思。

剥啄始知摩诘病,推敲谁话贾僧诗。

可羞吾事蚊䖟等,坐失先生鸡黍期。

细雨断云秋晚路,此情犹有菊花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有感

桃花红雨柳花绵,风物愁予重惘然。

满目江山分楚越,旧游池馆锁尘烟。

朝云漠漠今安在,夜月荒荒空自圆。

只有雪衣孤鹤在,竹间曾共耸吟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有蟹无酒

左手持螯欠酒杯,枉烹郭索亦冤哉。

老饕借尔为诗地,多病凭谁作睡媒。

归钓兴随春浩荡,独醒人与月徘徊。

渊明未必穷于我,薄有公田办秫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