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达命何劳问,西游且自期。
至公如有日,知我岂无时。
野迥蝉相答,堤长柳对垂。
酣歌一举袂,明发不堪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蠙的作品,名为《将之京师留别亲友》。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即将远行,但心中充满了对亲朋好友的不舍和牵挂。他通过诗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许。
“达命何劳问,西游且自期。”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已经有所安排,不必过于担忧,他将要去往西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规划。
“至公如有日,知我岂无时。” 这里诗人自信地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相信有一天自己会实现这些愿望,不会永远被时间遗忘。
“野迥蝉相答,堤长柳对垂。”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通过蝉鸣声和垂柳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在临别时内心的宁静与淡定,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即将到来的远行生活有一种期待。
“酣歌一举袂,明发不堪思。”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豪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似乎在用酒来冲淡离别之苦,同时通过高声歌唱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个即将远行的人在面对离别时复杂的情感状态。
不详
[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名,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五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圆内陶化功,外绝众流通。
选处离松影,穿时减药丛。
别疑天在地,长对月当空。
每使登门客,烟波入梦中。
浮世抛身外,栖踪入九华。
遗篇补乐府,旧籍隶仙家。
池静龟升树,庭荒鹤隐花。
古来天子命,还少到烟霞。
所作高前古,封章自曲台。
细看明主意,终用出人才。
省印寻僧锁,书楼领鹤开。
南山有旧友,时向白云来。
有家谁不别,经乱独难寻。
远路波涛恶,穷荒雨雾深。
烧惊山象出,雷触海鳌沉。
为问南迁客,何人在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