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文烈士应符母舅旅殡

坏屋萧萧藓渍垣,狸窥灵几见人奔。

一杯愧作伊川祭,廿载难招楚国魂。

划地不磨空有血,叫天常醉愿无言。

青衫破帽栏干泪,深负当时国士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严熊所作的《拜文烈士应符母舅旅殡》。诗中以悲壮的情感,表达了对文烈士的深切哀悼与敬仰之情。

首联“坏屋萧萧藓渍垣,狸窥灵几见人奔”,描绘了文烈士墓地的荒凉景象,通过“萧萧”、“藓渍”、“狸窥”等词,营造出一种凄凉、肃穆的氛围,暗示了烈士生前的英勇牺牲和身后环境的冷落。

颔联“一杯愧作伊川祭,廿载难招楚国魂”,表达了诗人对文烈士的敬仰之情。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只能以一杯酒祭奠,难以表达对烈士的无限怀念。同时,也暗示了烈士的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跨越时间的长河,影响着后世。

颈联“划地不磨空有血,叫天常醉愿无言”,进一步抒发了对烈士精神的崇敬。这里以“划地不磨”比喻烈士的英名永存,即使岁月流逝,烈士的英勇事迹也不会被遗忘。而“空有血”则表达了烈士虽英勇牺牲,但未能实现其理想和抱负的遗憾。“叫天常醉愿无言”则表达了诗人对烈士的深深同情和理解,烈士的遗愿或许无法实现,但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

尾联“青衫破帽栏干泪,深负当时国士恩”,诗人以自己的形象自比,表达了对烈士的歉意和感激。青衫破帽象征着诗人的朴素身份,而“栏干泪”则直接描绘了诗人因缅怀烈士而流下的泪水,表现了深深的哀思。最后,“深负当时国士恩”则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为烈士提供更多帮助的内疚之情,同时也强调了烈士对国家和民族的巨大贡献。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文烈士墓地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烈士精神的颂扬,表达了诗人对烈士的深切哀悼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思了历史与个人的责任感。

收录诗词(3)

严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旧一首为文应符母舅殉义而作

成仁取义是家尝,两代忠魂百代香。

留发未须钉挂脑,裹尸唯见血沾裳。

东林道学传儿尽,阁老身家共国亡。

泉下若知桑海事,也应同往叩穹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辛丑仲秋过母舅竹坞草堂,流连数日,赋得长句

兴到吟诗倦到眠,渭阳情切少周旋。

竹孙供饭堆盘玉,松子煎茶满壁烟。

地僻真成鹿门隐,心空合悟象王禅。

秋高水涸渔舟杳,始信桃源未是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江右施伟长一首

须眉历落舌纵横,讲武论文满座惊。

提笔杀人犹带血,杖藜哭世不闻声。

踢翻北斗身须见,吸尽西江气未平。

千古鲁连归海上,何人一矢躲聊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过拂水山庄有感

山斗名隳风景殊,楼台空锁劫灰余。

昔年林下渔翁老,此日松间鹤唳虚。

发稿并惭长乐叙,故人谁信少卿书。

苍烟怪石寒泉响,流尽年光恨不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