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家临浙水傍,岸对买臣乡。
纵棹随归鸟,乘潮向夕阳。
苦吟身得雪,甘意鬓成霜。
况此年犹少,酬知足自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乡的景象和心情,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与内心的情感体验。"家临浙水傍,岸对买臣乡"两句,设置了诗人的归乡场景,浙水流畅,家园如画,买臣之地亦映入眼帘,展示了一种宁静、美好的田园生活。
"纵棹随归鸟,乘潮向夕阳"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趣。"纵棹"即放任船只随波逐流,"随归鸟"则是随着归巢的鸟儿一同前行,"乘潮向夕阳"更显露出诗人对日落时分美景的向往。
接下来的"苦吟身得雪,甘意鬓成霜"两句,是对个人情感和心境的一种抒写。"苦吟"通常指的是读书声响,"体得雪"则是形容诗人勤学不息,如同积雪一般纯洁和深厚;"甘意"表达了一种愉悦的生活态度,"鬓成霜"即头发间若有霜雪,是对岁月流转中的一种从容与淡定。
最后,"况此年犹少,酬知足自强"则是诗人对自己生命状态和内心世界的反思。"况此年犹少"说明诗人意识到自己的年轻,"酬知足"是一种满足感,即便是简单平凡的生活也感到欣慰,而"自强"则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和心境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年轻人归乡后对于生活、学习和未来充满期待与热爱的美好愿望。
不详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归家来几夜,倏忽觉秋残。
月满方塘白,风依老树寒。
戏鱼重跃定,惊鸟却栖难。
为有门前路,吾生不得安。
欲出穷吾道,东西自未能。
捲书唯对鹤,开画独留僧。
落叶和云扫,秋山共月登。
何年石上水,夜夜滴高层。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
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
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
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宦途从不问,身事觉无差。
华发初生女,沧洲未有家。
却闲思洞穴,终老旷桑麻。
别访栖禅侣,相期语劫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