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夜坐

归家来几夜,倏忽觉秋残。

月满方塘白,风依老树寒。

戏鱼重跃定,惊鸟却栖难。

为有门前路,吾生不得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回家已经几个夜晚,忽然间感觉秋天已近尾声。
明亮的月光洒满清澈的池塘,冷风吹过,老树显得更加凄凉。
嬉戏的鱼儿不再跳跃,受惊的鸟儿难以找到栖息之处。
只因门前有路可走,我的一生都无法得到安宁。

注释

归家:回家。
几夜:几个夜晚。
倏忽:忽然。
秋残:秋天将尽。
月满:月亮圆满。
方塘: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池塘。
白:明亮。
风依:风吹过。
老树:年老的树。
寒:寒冷。
戏鱼:玩耍的鱼儿。
重跃:再次跳跃。
定:静止。
惊鸟:受惊的鸟。
栖难:难以找到栖息的地方。
为有:因为有。
门前路:门前的道路。
吾生:我的一生。
不得安:无法安宁。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归家后,深夜坐在山中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自己的不平和不安的心境。

“归家来几夜,倏忽觉秋残。”这两句表明诗人已经回到家中,但转瞬之间就感到秋天即将过去,给人以时光易逝、岁月匆匆之感。

“月满方塘白,风依老树寒。”这里借景抒情,月光洒满塘水如同洁白的锦绣,而清冷的秋风环绕着古老的树木,营造出一种萧瑟幽静的氛围。

“戏鱼重跃定,惊鸟却栖难。”在这样的夜晚,即使是那些本应活泼跳跃的鱼儿也变得沉稳不再频繁跃动,而栖息在枝头的小鸟则因为风声而不安,似乎都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忧虑。

“为有门前路,吾生不得安。”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深层心理——由于家门前的那条路(可能是指外出征战或他事的原因),使得诗人无法得到心灵上的平静与安宁。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山中夜坐的情境,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自然界变化以及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纠葛。

收录诗词(205)

李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 字:德新
  • 生卒年:818—876

相关古诗词

山居

欲出穷吾道,东西自未能。

捲书唯对鹤,开画独留僧。

落叶和云扫,秋山共月登。

何年石上水,夜夜滴高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中秋对月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

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

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

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书怀

宦途从不问,身事觉无差。

华发初生女,沧洲未有家。

却闲思洞穴,终老旷桑麻。

别访栖禅侣,相期语劫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随例入关感怀献送相公

五月倾朝谒紫宸,一朝无分在清尘。

含香已去星郎位,衣锦惟思婺女邻。

折狱也曾为俗吏,劝农元本是耕人。

知将何事酬公道,只养生灵似养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