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对月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

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

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

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秋分时节,夜晚特别宁静,月亮显得格外明亮。
月亮仿佛在新生的沧海中慢慢升起,穿越深远的黑暗。
高空的色彩似乎被洗净,隐藏的奇异景象仿佛浮现出来。
这样的景象在其他夜晚不会再有,早晨的鸡鸣声也无法与之相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的夜空景象,通过秋分之夜的阴冷与星辰的晶亮,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沉思和感慨。"好是生沧海"一句,通过将自己比作沧海,展现了诗人心胸辽阔、包容万象的胸怀。而"徐看历杳冥"则透露出诗人细腻观察宇宙之美,体悟生命之奥妙的态度。

"层空疑洗色"一句,以层云如洗涤般的比喻,描绘了夜空中云彩变幻、难以捉摸的神秘景象。"万怪想潜形"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间无尽变化和生灵之谜的遐想与好奇。

最后两句"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通过强调这夜晚的独特性,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清晨鸡鸣声的排斥,传达了诗人希望在这宁静而又神秘的夜晚中沉醉,不愿被现实世界的声音打扰。

整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精妙的比喻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哲学思考与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205)

李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 字:德新
  • 生卒年:818—876

相关古诗词

书怀

宦途从不问,身事觉无差。

华发初生女,沧洲未有家。

却闲思洞穴,终老旷桑麻。

别访栖禅侣,相期语劫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随例入关感怀献送相公

五月倾朝谒紫宸,一朝无分在清尘。

含香已去星郎位,衣锦惟思婺女邻。

折狱也曾为俗吏,劝农元本是耕人。

知将何事酬公道,只养生灵似养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友人话别

论交虽不蚤,话别且相亲。

除却栖禅客,谁非南陌人。

半生都返性,终老拟安贫。

愿入白云社,高眠自致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太和公主还宫

天骄发使犯边尘,汉将推功遂夺亲。

离乱应无初去貌,死生难有却回身。

禁花半老曾攀树,宫女多非旧识人。

重上凤楼追故事,几多愁思向青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