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狱诗(其九)

从桥犯玉辂,入庙窃珍环。

释之自守法,抗节为平反。

匪无尚方剑,三尺授奚愆。

张汤视意旨,何啻鸾与鹯。

矫矫安陵柏,异代同勉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议狱诗(其九)》由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坚守与变通,表达了对公正执法的深刻思考。

首句“从桥犯玉辂,入庙窃珍环”描绘了古代君王出行的庄严场景,以及庙宇中珍宝的神秘诱惑,暗喻权力与财富的吸引。接着,“释之自守法,抗节为平反”赞扬了汉代名臣张释之坚守法律,勇于为冤屈之人伸张正义的精神。这种坚持原则、不畏强权的态度,是作者所推崇的高尚品质。

“匪无尚方剑,三尺授奚愆”则进一步强调了法律的权威和公正性,即使拥有尚方剑这样的象征权力的武器,也应以公正执法为准则,不应因个人私欲而违背法律。这里的“三尺”,借指剑的长度,象征着法律的力量和尊严。

“张汤视意旨,何啻鸾与鹯”将目光转向另一位历史人物张汤,对比他与张释之的不同态度。张汤在执行法律时可能过于迎合君主的意图,这与张释之的坚守原则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作者对于法律执行者应秉持公正独立精神的期待。

最后,“矫矫安陵柏,异代同勉旃”以安陵柏为喻,赞美那些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能坚守正直、勇敢面对挑战的人。安陵柏坚韧不拔的形象,象征着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探讨了法律、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如何保持公正与独立的议题,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秩序的深刻思考和强烈呼吁。

收录诗词(1592)

皇甫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议狱诗(其十)

嗣君遘阳九,艳妻煽方处。

商辛惨炮烙,旷世绳其武。

丕丕李唐祚,不绝亦如缕。

火原伊向迩,持平藉徐杜。

区区麟趾格,何以饬斯蛊。

形式: 古风

议狱诗(其十一)

酬知俪白璧,听讼得黄金。

岂不黩尔贿,道迩理可谌。

古人戒威富,象齿能毁身。

何以谳天子,惟有至公心。

形式: 古风

议狱诗(其十二)

奇邪效嚚讼,律案日以繁。

遂逮见知法,复启告密门。

大臣不释滞,主者胡守文。

君子高五听,胪情或见原。

匪贵发摘神,要使民无冤。

形式: 古风

议狱诗(其十三)

设网本为鱼,冥冥鸿罹之。

刑以威小人,君子亦婴徽。

膏火徒自煎,兰芳有时萎。

隆隆翻见绝,皎皎易成缁。

蒙庄戒崇颍,愿处才不才。

邹生下梁狱,三叹摅幽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