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天末风起,秦淮歌舫渐稀。木樨香时,秋阳骄亢,人多病齿头眩,江南呼为桂花燥,赋此词

金碧楼台咽暮蝉。燥晴秋见夕阳殷。

梦思疏雨滴帘前。

八月凉波桃叶渡,一城秋病木樨天。

恼人风物寄吴笺。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江南景象,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感。

首先,“金碧楼台咽暮蝉”,以“金碧楼台”描绘了古代建筑的辉煌与富丽,而“咽暮蝉”则通过蝉鸣的细微变化,暗示着黄昏时刻的宁静与沉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接着,“燥晴秋见夕阳殷”,进一步渲染了秋天干燥的气候特点,夕阳的殷红与燥热的空气交织在一起,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暗示了季节更替的无奈与感慨。

“梦思疏雨滴帘前”,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疏落的雨点轻轻敲打在帘子上,引发人们对梦境的遐想,以及对远方或过去事物的思念,情感细腻而深刻。

“八月凉波桃叶渡,一城秋病木樨天”,这两句描绘了八月的清凉江水与满城的桂花香气,既体现了季节的变换,也寓意着生活的美好与淡淡的忧伤。桃叶渡的清凉与木樨天的香气,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

最后,“恼人风物寄吴笺”,表达了词人对眼前景致的深深触动,想要通过书信的方式,将这份情感与思绪传递给远方的朋友或亲人,寄托了词人复杂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秋日江南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活情感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24)

吕惠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

暝入高楼,西风又送砧声暮。断鸿来去。

云暗江天路。象管鸾笺,不赋销魂句。秋怀苦。

愁风愁雨。人是芭蕉树。

形式:

蝶恋花.秋日泛舟

杨柳萧疏秋欲笑。细雨斜风,凉入渔人棹。

八月湖山供笑傲。全家都作烟波钓。

醉向青天歌古调。短笛无腔,不怨知音少。

我自夷犹天地好。古今一任愁难了。

形式:

浣溪纱

兔魄初残桂萼凋。弯弯月子倩谁招。

空庭虫语闹如潮。

花暖镫深浑似梦,酒阑人散转无聊。

强将笑语忆前宵。

形式:

齐天乐.重九游雨花台

连呼酒上荒台去,诗心欲飞岩岫。

一抹斜阳,满城烟霭,万柳垂垂低首。鞠花开否。

正剪出金英,雁风吹透。

十亩霜腴,看来花不似人瘦。

世间多少荣辱,任西风马耳,于我何有。

此日秋清,去年人健,难得好怀依旧。一杯在手。

看转烛光阴,俊游休负。几个重阳,几回开笑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