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济川学士知汉州

丞相初得君,有志重儒术。

乃言天下士,徒此占清秩。

遂惩衒鬻人,忝冒十八七。

进君天禄阁,比众为第一。

又荐王张韩,恬可与君匹。

吾侪宜惭羞,空自预朝韠。

欲归无田园,强住枉岁日。

值君乘高轩,西望函谷出。

当时迎长卿,书史传未悉。

车驰及襁负,千万今可诘。

老农喜君来,田租不妄率。

织妇喜君来,缣机当俟毕。

府胥喜君来,督责去暴抶。

疾苦无不求,前人唯法律。

昼锦荣既浮,康民美方溢。

真为丈夫志,岂是名过实。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翻译

宰相初次得到你,看重儒家学说有抱负。
他说天下才子,都只为这些官位忙碌。
于是他惩罚那些炫耀卖官的人,自己也占了大半份额。
推荐你进入天禄阁,位列群臣之首。
又举荐王、张、韩等人,认为他们与你相当。
我们应感到羞愧,只是空占朝廷位置。
想回家却没有田产,勉强留住只为虚度时光。
恰逢你乘坐华丽马车,向西望向函谷关出发。
那时迎接如司马相如,你的事迹还未广为人知。
你的名声迅速传播,连婴儿都熟知你的名字。
农夫因你而欢喜,田租不再随意征收。
织女因你而欢喜,等待你来才织布完成。
府吏因你而欢喜,不再滥用暴力催逼。
百姓的疾苦你一一关注,只遵循先人的律法。
显赫的功名已成过往,你更注重百姓安康。
这才是真正的男儿志向,岂止是名声大于实际。

注释

丞相:宰相。
儒术:儒家学说。
徒:只。
清秩:清高的职位。
衒鬻:炫耀卖官。
十八七:大半份额。
天禄阁:朝廷高位。
王张韩:其他官员。
恬:相当。
惭羞:羞愧。
朝韠:朝廷职位。
田园:田地。
枉岁日:虚度时光。
高轩:华丽马车。
函谷出:函谷关出发。
长卿:司马相如。
书史传:历史记载。
车驰:名声传播。
襁负:婴儿。
田租:田地税。
妄率:随意征收。
缣机:织布机。
毕:完成。
府胥:府吏。
暴抶:暴力催逼。
疾苦:百姓困苦。
法律:先人的律法。
昼锦:显赫的功名。
康民:百姓安康。
丈夫志:男儿志向。
过实:超过实际。

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送何济川学士知汉州》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何济川学士赴任汉州的期许和对其才能的赞赏。诗中提到何济川初受丞相赏识,重视儒学,选拔贤才,如推荐王张韩等人,显示出他的公正与识人之明。诗人感叹自己虽有幸在朝,但未能如济川般造福百姓,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实践济川所展现的理想的惭愧。

诗中通过描绘农民、织妇和府胥因济川的到来而感到喜悦,展现了他治理地方的能力,使得田租合理,百姓安居乐业,府务得以改善。诗人认为济川的政绩超越了荣耀,真正体现了为官之道,是名副其实的丈夫之志。整首诗赞美了何济川的德行和政绩,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的鼓励和对他未来仕途的期望。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吴正仲婺倅归梅溪待阙

山水东阳去未去,朋亲苕霅朝复朝。

更无越相逃名舸,犹看吴王送女潮。

海燕归齐声满屋,溪梅开过子生条。

明年十月吏迎处,七里滩前棹奏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吴冲卿学士归蔡州

孟夏日南归,马耳竖迎风。

急雨不及避,断霓明向东。

古城汝水傍,化俗寄我公。

君今去拜庆,酥酪美将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送吴季野

赠言必有规,无规固无言。

强言苟无补,何异秋虫喧。

君行蜀道难,不厌治轻轩。

母殁未归土,女长未出门。

谁能力为此,劳苦游墙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送吴照邻都官还江南

霜前江水磨碧铜,岸背菱叶翘赤虫。

吴郎鬓丝生几缕,不羞月上扶桑东。

羞见清波照人影,去时黑发吹春风。

五年归来妇应喜,从此不问西飞鸿。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