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东岑望天都山

目望浮山丘,梯云上东岑。

群峰争入冥,巉巉生太阴。

昔贤此升仙,结构穷耸深。

未晓日先照,当昼色半沈。

风泉雪霜飞,云树琼玉林。

大道非闭隔,无路不可寻。

窥镜澄夙虑,望坛起敬心。

一从呼子安,永绝金玉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遥望浮山之巅,攀登直上东边的高峰。
众多山峰竞相隐没于幽冥,险峻而阴暗。
昔日的贤者在此羽化成仙,建筑的结构深入云端。
太阳未出时已先照耀,白昼的光线也显得暗淡。
风声、泉水、雪花和霜气在空中飘飞,云雾缭绕的树木如琼玉般晶莹。
通往仙境的大道并未封闭,只是寻常路径难以寻觅。
照镜子澄清早先的忧虑,望着祭坛升起敬畏之心。
自从呼唤了子安,就永远失去了金玉般的言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川景色,充满了仙境般的意境和深远的哲思。诗人以目光所及之处为起点,将目光提升至远方的浮动山丘,再至更高的东岑之上。这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探索,更像是心灵向往超凡脱俗的一种表达。

"群峰争入冥,巉巉生太阴"一句,描绘了连绵不断、层峦叠嶂的山峰,它们仿佛在争夺着进入那未知而深邃的天际。这些山峰不仅是自然景观,更像是通往仙界的阶梯。

接下来的"昔贤此升仙,结构穷耸深"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古代贤者修仙成道、升入仙境的向往和敬仰。这里所谓的“结构”,可能指的是山势或是仙人居住的宫阙,它们造就了通往仙界的道路,既深邃又神秘。

"未晓日先照,当昼色半沈"一句,描绘了一种超越常人的时空感受。诗人在黎明前已然感受到日光的照耀,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更隐含着诗人内心对于光明、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风泉雪霜飞,云树琼玉林"一句,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飘渺奇幻的仙境图景。这里的“风”、“泉”、“雪”、“霜”等自然元素,共同营造出了一个既和谐又神秘的环境,而“云树琼玉林”则更增添了几分仙界之美。

"大道非闭隔,无路不可寻"一句,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宣泄。它表达了一种对宇宙、对生命、对真理追求的开放态度,认为无论是哪条道路,最终都通往那个“天都山”所象征的至高境界。

最后,“窥镜澄夙虑,望坛起敬心”一句,表现了诗人在静坐冥思中对宇宙和生命本源的深刻思考。这里的“窥镜”,可能指的是内省或是观照自己的心灵,而“澄夙虑”则表示了一种超脱尘世、清净无染的心境。

"一从呼子安,永绝金玉音"一句,则是诗人对儿子的叮咐,也反映了诗人的超脱和淡泊名利的态度。这里的“呼子”,可能指的是诗人在仙境中与儿子的交流,而“永绝金玉音”则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功名利禄,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景色、仙界奇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示,展现了一个既有深邃哲思又富于幻想色彩的诗歌世界。

收录诗词(15)

朱景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吕食新水阁兼寄南商州郎中

丹槛初结构,孤高冠清川。

庭临谷中树,檐落山上泉。

晓色挂残月,夜声杂繁弦。

青春去如水,康乐归何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塞鸿先秋去,边草入夏生。

形式: 押[庚]韵

九日登青山

昔人惆怅处,系马又登临。

旧地烟霞在,多时草木深。

水将空合色,云与我无心。

想见龙山会,良辰亦似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长安喜雪

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

全似玉尘消更积,半成冰片结还流。

光含晓色清天苑,轻逐微风绕御楼。

平地已沾盈尺润,年丰须荷富人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