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仍古韵(其六)

未别视别轻,别时太草草。

恨我非晨风,送君桑乾道。

天长路曼曼,江空水浩浩。

花落悲鸟啼,身与秋风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魏学洢所作的《拟古仍古韵》系列之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物的渲染,展现了离别之痛与时光流逝的哀愁。

首句“未别视别轻”,以一种反常的语气表达了对离别的轻视,似乎在暗示离别并非真正的分别,或是对即将来临的离别感到不以为然。然而,“别时太草草”则直接点明了离别时的匆忙与不充分,流露出遗憾与不舍之情。

“恨我非晨风,送君桑乾道。”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无法追随晨风的使者,无法为朋友送行到桑乾道,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痛苦。晨风象征着自由与希望,而无法成为那送行的使者,更显出离别的沉重与不可逆转。

接下来的“天长路曼曼,江空水浩浩”,通过描写辽阔的天空、漫长的道路、空旷的江面和浩瀚的水流,营造了一种广阔而孤独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孤独感和时间的无尽流逝。这种景象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让人感受到离别后无尽的思念与等待。

“花落悲鸟啼,身与秋风老。”最后两句以花落、鸟啼、秋风等自然景象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时光的无情与岁月的流转。花落象征生命的凋零,悲鸟啼则是对离别哀伤的表达,而“身与秋风老”则直接点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自己也如同秋风中的落叶,逐渐衰老,充满了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自然景象的巧妙运用,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哀愁、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73)

魏学洢(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 字:子敬
  • 籍贯: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
  • 生卒年:约1596——约1625

相关古诗词

拟古仍古韵(其七)

昨暮共携手,明月射东壁。

细语何喁喁,屈指犹历历。

十五入君家,三见庭草易。

朱楼足歌舞,匆匆逝焉适。

慕彼侍中郎,薄天振高翮。

男儿重荣名,故巷少行迹。

青丝络马头,黄金饰车轭。

怨君轻别离,怨君亦奚益。

形式: 古风

拟古仍古韵(其八)

春风媚佳节,同游山之阿。

何用相赠遗,下山摘女萝。

女萝非有私,赠遗颇相宜。

托根北山侧,施蔓南山陂。

但存缠绵意,不怨相逢迟。

怯怯爱春华,及时愿扬辉。

既邀眄睐荣,甘同秋草萎。

同床而各梦,缱绻空尔为。

形式: 古风

拟古仍古韵(其九)

脉脉当户绣,不知双泪滋。

人谓石莲苦,未解潜相思。

莲成娇欲泣,泪落还渍之。

持此长悠悠,芳菲复几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拟古仍古韵(其十)

静夜思妇泣,自言秦川女。

岁晏凄无俦,寒砧伴机杼。

荡子归不归,涟涟涕如雨。

钩帘望明月,明月上几许。

清光知我心,伫立无一语。

形式: 古风 押[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