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至今朝燕,花时伴独啼。
飞斜珠箔隔,语近画梁低。
帷卷闲窥户,床空暗落泥。
谁能长对此,双去复双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生活图景。"春至今朝燕,花时伴独啼"表达了春日里燕子开始营巢,花开之际却只能孤独地啼食,这两句透露出一种孤寂的情怀。"飞斜珠箔隔,语近画梁低"中的"飞斜珠箔"形容窗外的阳光如同斜倚的珠帘,而"语近画梁低"则描写燕子在屋梁间低声鸣叫,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室内与室外世界的不同,既有隔绝,又有交流。
接着,"帷卷闲窥户,床空暗落泥"一段,则是从室内的角度出发,诗人在安静中偶尔向窗外窥视,而屋内则是一片空寂,床上甚至落下了尘土。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室内与室外生活的情感差异。
最后两句"谁能长对此,双去复双栖"表达了一种对燕子的同情,以及对其来去自由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人生无常,如燕子般来去匆匆,难以长久停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妙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生活的独特感受,以及对生命流转的深刻思考。
不详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去去边城骑,愁眠掩夜闺。
披衣窥落月,拭泪待鸣鸡。
不愤连年别,那堪长夜啼。
功成应自恨,早晚发辽西。
巧绣双飞凤,朝朝伴下帷。
春花那见照,暮色已频欺。
欲卷思君处,将啼裛泪时。何年征戍客?
传语报佳期。
万里无人见,众情难与论。
思君常入梦,同鹊屡惊魂。
孤寝红罗帐,双啼玉箸痕。
妾心甘自保,岂复暂忘恩。
暗中蛛网织,历乱绮窗前。
万里终无信,一条徒自悬。
分从珠露滴,愁见隙风牵。
妾意何聊赖,看看剧断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