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今浩浩多诗流,清辞丽句谁能高。
大历饥寒少陵杜,义熙归去彭泽陶。
此诗出自宋代俞德邻之手,名为《次韵周遗直京城苦雨五首(其三)》。俞德邻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京城连绵不绝的苦雨景象,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诗中“古今浩浩多诗流,清辞丽句谁能高”开篇即道出了诗歌创作的繁盛与难度,引出对古代诗人如杜甫和陶渊明的赞誉,暗示自己虽非顶级高手,但亦有心向古人学习之意。
接着,“大历饥寒少陵杜,义熙归去彭泽陶”两句,巧妙地将杜甫和陶渊明两位伟大诗人与历史时期相联系,杜甫生活在大历年间,面对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陶渊明则在义熙年间归隐田园,以自然为师,创作了许多描绘田园生活的佳作。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也暗含了对自身创作方向的思考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代诗人的生活背景与创作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下京城苦雨环境的感慨。俞德邻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和深厚功底。
不详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半年京国囊无储,饭我豆粥羹寒蔬。
翻江黑雨弥两月,却忆溪翁留白鱼。
云壑布衣贤亦愚,玉阶紫衣妾亦夫。
书三十乘须饱读,鹏九万里从南图。
贪夫寻梦穴蚁,可人閒爱沙鸥。
一生能消几屐,十年浪走三州。
一十五条瘦肋,八千万里脩程。
春草明年又绿,朝趋夜秣幽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