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黄县至宁海州道中作(其二)

山行古乘樏,厥制似即屟。

汉时始用轿,隃岭平妥帖。

我行山海间,我车阻高冈。

无轿不得进,有木真豫章。

似梯桄以绳,似网似箕张。

用驾驴背行,云宜山路长。

山辎名不俗,采之入诗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雷浚在山间旅行时使用的交通工具——古樏(类似古代的简易轿子)。他将其与汉代开始使用的轿子相提并论,指出这种木制的代步工具在险峻的山岭上更为平稳适用。诗中通过比喻,形容古樏像梯桄用绳索连接,又如网状或箕张开,适合骑驴背负,特别适合长途山路行走。诗人还赋予这种山行工具诗意的名称,认为它不仅实用,也值得入诗文之中,体现了他对这种传统出行方式的欣赏和对旅途文化的关注。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对民间智慧的赞美。

收录诗词(9)

雷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黄县至宁海州道中作(其三)

四更山月落,星光淡原野。

仆夫恃谙练,驱驴出道左。

昏黑望前林,明白顾后火。

行行阻深涧,对岸高砐硪。

鸡鸣知逼村,覛路无一可。

路旁似有人,呼之乃树也。

蹇驴啮径草,我稳山辎坐。

此时脱遇盗,倾刻当无我。

东岭透朝霞,西岭烟雾锁。

四顾默无言,一身万峰裹。

形式: 古风

自黄县至宁海州道中作(其四)

上山势似难,登顿从无失。

下山势不留,往往多差跌。

一跌幸无伤,雪后铺如茵。

人驴同扶起,扑雪如扑尘。

形式: 古风

自黄县至宁海州道中作(其五)

绝壁两崖分,中通路一线。

人马鱼贯来,去来厄捘腕。

捘腕犹可避,马碍岂容旋。

出门戒欲速,崖口伫少间。

少间一仆下,疾行呼不来。

徐徐山辎入,壁上绣古苔。

形式: 古风

自黄县至宁海州道中作(其六)

沈沈山中宅,未识何人居。

历历山中村,绿窗俯通衢。

岂不虞盗贼,世乱此晏如。

自入东莱境,道路无妇女。

汲水临深涧,浣衣来楚楚。

山僻偶一见,此风胜邹鲁。

形式: 古风